第十六章 他是谁?(1 / 2)

常仁听法直自称是醉峰门下老六,一时竟无语凝噎。

没想到他的猜测居然成真了,法直师兄竟然真的是师父于十三代收的徒弟。

他瞬间想起兰城道观中,法直师兄对师父的态度颇为恭顺,而且,无论是师父忽然变卦收他常仁为徒,还是任性地命令法直师兄送自己回宗门,其实都给法直师兄造成不小的麻烦,可法直师兄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而是顺从的一一应下。

要知道,法直师兄虽然称师父于十三为“师叔”,可法直师兄是丹鼎峰的人,师父是醉峰的峰主,一位醉峰峰主能任意使唤丹鼎峰的人,怎么看都很奇怪,直到发现法直师兄名分上属于醉峰,那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他还想到,从兰城到云山剑宗的路上,法直师兄处处照顾他,面对左剑事的质询颇多维护,山门口又引他上醉峰,如今比剑大会上又来寻他,若说只是相识数月的熟人,这些行为难免表现得过于亲切,若是二人名分上是同门弟子,那么师兄处处关照师父的关门弟子,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常仁想了想,决定还是称呼法直为“师兄”,叫“六师兄”怎么想怎么古怪。

“师兄,师父代收徒弟的事,你了解多少呢?”

法直意味深长地看了常仁一眼。

“十三师叔的弟子份额是九名,你是师叔的关门弟子,至于其他人……”

说到此处,法直顿住不言,沉吟起来。

常仁知趣地耐心等待。

良久,法直轻叹一声,说:“其他人是谁,你不知道也罢。退一步想,就算知道又能怎样?都是各峰弟子,都有各自的生活,而且十三师叔又、呃、又比较出名……”

法直下意识看向某处,常仁跟着法直的目光看去,看到广场边缘属于醉峰的高台上,那座唯一的破旧窄小的亭子。

法直字斟句酌地说:“他们有些人对十三师叔其实,呃,颇有微词,你若贸然寻上门,只怕不美,唉,不提也罢。”

常仁默然,随即展颜一笑,说:“师兄多虑了,我只是好奇而已,并无其他想法,别人怎样,与我何干?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好好看看此间的比剑呢。”

法直微笑点头:“师弟所言甚是。”

常仁将注意力转到广场上,此时,四处都是宝剑相击发出的剑鸣,以及围观人群或赞叹或惋惜或惊呼的声音。

方才常仁与法直交谈时,耳边吴岚长老报数的声音一直没停过:

“一三一一和四七二,二十六号场地;六一和五四七,十五号场地……”

常仁先前还听到,有几个数字不停地重复出现,显然是在比剑中取得连胜。

常仁说:“这位吴岚前辈好厉害,从大会开始以后没停歇过。”

法直笑道:“吴岚师伯不仅要记住所有获胜的选手和场地,还要安排修行年份相近的弟子做对手,论心算,吴岚师伯可排宗门前三,这项工作也只有他能胜任。”

常仁信步走到一处场地旁观看。

场上比剑的是两名年轻男弟子。

两人持剑对立,相距两丈,稳如青松。

两名男弟子身后,各有数名同门师兄弟在身后小声提点,鼓劲助威。

场地中央的一位宗门师长淡淡地说了一句:“开始。”

两个人迅速接近对手,转瞬间连拼数剑,无论是出剑速度和闪躲身法,已经大大超越一般人类的极限。

不过几息之后,其中一位弟子剑尖离对手咽喉只有几寸时停手,另一位立刻收招认输,彼此行了一礼,败者退下。

裁判的宗门师长冲着吴岚的位置小声说了一句,常仁猜测应该是以传音入密之法告知了此间场地比剑结果。

吴岚立刻安排好下一个对手,如此反复不止。

常仁又看了几场比剑,发现比剑过程十分迅速,往往眨眼间便分出胜负。

原本他以为一千多人参加的活动可能召开几天的时间,照现在的速度,也许今天就能结束呢。

常仁还听到,吴岚师伯报数的频率越来越慢,其中几个数字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其中“一”和“一五七二”的次数最多。

常仁不禁莞尔。一个的号码是头名,另一个的差不多是末尾,都是两个连胜最多的人。

忽然,常仁想到某种可能,想起那个和他并肩登山,远远落后于登山人群,最后御剑飞走的年轻人,还有他脸上无忧无虑的笑容。

正好,常仁听到身旁不远有人惊呼:

“看,那个一五七二已经连赢23场了!”

又听到一名女弟子对女伴说:“那人生得还蛮可爱的。”

常仁转头看去,其中一处场地已经围聚了许多人,正发出嘈嘈切切的议论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