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论辩(一)23(1 / 2)

剑律峰,议事堂上。

这一次参加议事的人比上一次多出许多,几乎各峰都有长老甚至峰主到场旁观。

大伙儿都知道此次有热闹可看。

职司峰的梁长老要为宝贝徒弟崔浩讨回场子,决定亲自下场,问询那位将他徒弟打成重伤的醉峰弟子常仁。

在旁人看来,梁长老在宗门内地位高,人脉广,要收拾一个普通弟子,是十拿九稳的事。

可是三天前左剑事和吴岚长老明里暗里对常仁的维护,让这件事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旁人都知道,左剑事和吴岚长老的背后是掌门和剑律,那么云山剑宗权势最大的两位大佬为何要维护一位小小的醉峰弟子。

大家都不是傻瓜,自然不信是那位醉峰弟子天赋异禀或者大有来头之类的情况,不然这么有前途的徒弟能让那个醉鬼于十三抢了去?真当其他人有眼无珠?

所以,要揣摩掌门和剑律的反常态度,还得从那个醉峰弟子的师父于十三身上找原因。

思路捋顺后,众人蓦地想起一件已经被大家遗忘许久的事情。

于十三如今酗酒度日,荒废修行,已成为云山剑宗最不堪的人,以及师长训诫徒弟时最常拿来使用的反面教材。然而百余年前,他也曾是云山剑宗最有修行天分的天才之一,与杨河掌门、唐惊词剑律合称“云山三璧”。

而且,于十三的师父也是前任掌门吕天阳。

众人惊诧地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忘记了于十三是杨河掌门与唐惊词剑律的同门小师弟的事实。

实际上,用“有意忽略”来形容更准确一些。

首先,在众人心中,那两位实在太过耀眼,于十三与之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其次,于十三做出的那些事情,导致他自甘堕落、前途尽毁,他本人也成为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麻烦。

当那二位咬紧牙关,扶宗门之将倾时,于十三则是埋头酒缸醉生梦死,甚至还有传言说,正是于十三的狂悖行止气得前任吕掌门驾鹤西去。

当然,这都是宗门内严禁公开议论之事,可是,这百余年里,杨掌门和唐剑律确实几乎断绝了同于十三的往来,又使人对那个传言有了几分确信。因此,众人对于十三多了几分私下的嫌恶和猜忌。

自然而然地,他的小师弟的身份也成为杨掌门和唐剑律光辉形象上的一个污点。

以至于众人都认定,于十三不配当那二位的师弟,更不配当吕掌门的徒弟。

久而久之,于十三入山门后数十年的经历,连同他的身份被大家逐渐忘却,只留下一个糟糕透顶的酒鬼形象。

而今发生了常仁这档子事,众人再度记起于十三的身份,不禁感慨,于十三纵然不堪,掌门和剑律毕竟还有一份同门情谊。

据说那常仁是于十三唯一亲传,而且是关门弟子,也许正是基于此,掌门和剑律才不忍见醉峰一脉的这株独苗夭折,毕竟能战胜崔浩,说明修行天赋确实不错的,说不定醉峰复兴的希望就系于此子身上。

只要掌门和剑律有心,伸手扶这么一把,醉峰不就起来了么?

众人思虑及此,再看梁长老的眼神便不一样了。

老梁啊老梁,今次你算踢到铁板啦。

……

梁长老坐在职司峰长老的席位上,面色沉凝,仿佛入定一般。

他当然能感受到旁人看向他的暧昧眼神,有几个平日跟他不太对付的长老今次甚至主动跟他打招呼,用鼻子都能想明白那些人肯定不安好心。

他当然记起来于十三是掌门和剑律的小师弟这档子事,那么那二位的用意便不难揣测了。

说实话,三天前的议事上,他刚想明白这一点,确实措手不及,甚至以为徒弟崔浩的事便要不了了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