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肯定(1 / 2)

  心里蓦然涌入暖流,郑郁脸上也带出温柔的笑,随即穿好紫袍走了出去。

  郑郁在正对大门的榻上坐下,后又请钱伍坐下,问道:“如何?”

  --------------------

  第82章 肯定

  钱伍答道:“属下走遍凉州、瓜州境内,多方问讯,在祁连山下的武威郡找到了位名唤揽音珠的戎狄女子,与二公子说的那人颇为相似。与郎君合离后,与子独自在武威居住,汉名张语莲。”

  “揽音珠,张语莲。”郑郁喃喃道,“她儿子呢?”

  钱伍答道:“正是刘相之子,她在德元十五年秋病逝。那时刘相恰出任河西节度使,也就是在此时认回了刘从祁。”

  “死因真是病逝?”郑郁半信半疑。

  刘千甫那年中书侍郎兼任河西节度使未满一年就调回朝中,担任中书令至今,而后接任的河西节度使则是凉州都督王光林。

  “官府记册应是如此,我也打探过左邻右舍,他们说张语莲身子不好。时常病着,所以对她的病逝没有任何疑心。”钱伍诚恳说道。

  “她去武威郡时,年芳几何?父母亲人呢?”郑郁问道。

  钱伍答道:“她是被刘相在张掖河边救下的,街邻说她那时最多十五六岁。孤女一个,无人知晓来历,后遇大赦,刘相给她上了良户。且合离后有刘相常常接济着才不致艰难度日。”

  孤女?最多十五六岁,郑郁又问:“那刘九安在武威郡时,做何营生?”

  钱伍说:“是赤水军中的斥候。”

  赤水军是河西节度使王光林带的兵,而刘从祁早年居然是赤水军中的斥候。

  长安今夜无月,屋内安静了许久,久到蜡烛都缩下一截。屏风里和屏风外的人,都十分默契的没有出声。

  庭外的蟋蟀再次发出鸣叫,郑郁似是轻松地问:“迷回天有解吗?”

  钱伍沉思良久,神情犹豫:“属下无能,戎狄那边我也派数百人去打听过。但此药已百年不见,无人知晓解药与毒药。”

  “不是你无能,是走到深巷里了。”郑郁像是早知答案,面上没什么波澜,只是微叹了口气,说,“张语莲葬于何处?”

  钱伍说:“祁连山下,未进刘家祠堂。”

  郑郁点头,让钱伍先下去休息。门又关上了,郑郁坐在原地注视着那门许久都未出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