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亭台229(2 / 2)

  德元二十年七月初六,一道奏章通过御史台飞上德元帝的龙案。

  户部侍郎赈灾郑州,却未能压住灾民与水灾,一时间灾民激情四期发生叛乱,大肆抢劫粮仓,还波及到洛阳周边,就连洛阳的含嘉粮仓都险些被抢。

  更有不少百姓逃亡六流乱,洛阳城外聚集了不少灾民,德元帝勃然大怒欲命洛阳府尹与昭义节度使带兵围剿叛乱。

  华清宫的宫殿中,宫婢们都竭力扇着扇子,唯恐怕一个不努力就被天子治罪。

  “陛下,出兵万万不可。”严明楼道,“军士多来自百姓间,此时要他们提刀对准灾民这怕是不妥。”

  刘千甫冷哼:“那严尚书以为该怎样?灾民生乱,欲抢粮仓归根结底还不是担心水灾过后无地可耕,心怀不安。”

  御史台的徐子谅走后,王安齐便是说话人,他不甘示弱:“灾民生事,罪在户部侍郎,他领旨赈灾却未能抚慰人心,理该问罪。”

  “问罪?难道把他从郑州调回来,叛乱就可平息了?”袁纮套着官服,人还没热晕。他只觉里面有些不对劲看了眼刘千甫,人却对他微微颔首。

  心中顿时一惊,他没想到刘千甫胆子如此大,那户部侍郎可是他的人。

  郑州的暴乱是刘千甫挑起来的,准备把新法的火烧大。

  事情重大,就连乔省恩都被请了出来,他坐在德元帝下方,无奈道:“此次叛乱一事,不过是灾民愤情被有意煽动造成,实在无关耕种。”

  乔省恩和严明楼是一个阵营,严明楼笑了声,继续道:“乔公的意思诸位还不明白吗?为何认为灾民生乱就是担心无地可种的这种小事,历朝历代,赈灾过程中谁不发生点暴乱。”随后朝德元帝揖礼道:“但陛下,微臣愚以为,带兵去平乱,确实不可行。这乃是户部侍郎之责,不如召户部侍郎回京问罪。”

  郑郁站在王安齐身后,看这群人吵成一片,想着这或许是刘千甫剑走偏锋的一招。他要逼世家接受新法,否则就不只是郑州发生暴乱。

  “陛下,阵前换将影响良大。微臣愚见,不如让昭义节度使出五万兵马与户部侍郎一起强压暴乱。”郑郁出列道,“而后令司农寺少卿从含嘉仓运粮前往郑州,并沿途巡视农作。如此一来,既可安民心,也可压暴乱。”

  有人给出了两全之法,刘千甫便就接道:“陛下,臣认为郑少卿所言有理。司农寺少卿,熟练农物,秋收将近,他也可驻留洛阳验收仓粮,再者有禁军护送,一行人到达郑州也可无虞。”

  严明楼驳斥:“昭义节度使性情不稳,若是伤了百姓暴乱愈演愈烈,如何收场?陛下我看还是拿户部侍郎回京治罪。”

  此后延英殿中的几人又吵了起来,郑郁上朝快有一年,对于此种场面早已见怪不怪。德元帝被这群人闹得头疼,最后喝道:“够了!整天吵个没完,就按中书令说的办,当务之急是郑州暴乱,你们为何还在攀咬?你们心里真有这江山社稷吗?!”

  一群人被德元帝吼的羞愧,只得闭口不言,早朝散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