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裂变(1 / 2)

  赵贞国与马远万万没有算到,刘千甫还给了崔山庆一封密信,让他除掉自己。刘千甫最讨厌的就是不听话的人,崔山庆很听话,郑郁也是,在江南事态没有平稳之前,刘千甫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而军饷这件事,被御史台告发出来,就总得有人背锅,这个锅不可能是刘千甫背。

  郑郁道:“万事都好说话,只要不牵连到刘相。既如此那就立马下公文,抓捕二人立即提审。”

  崔山庆却道:“不着急,事慢慢来,先把赵家的田弄干净,长安那边也还等着查呢。”

  “将军是主事人,您老都这样说了,我也不好反驳什么,田地的事我再去看看,您老先忙。”郑郁说罢就起身离开。

  崔山庆虚礼地送他到门口,继而转身写好密信,叫来判官吩咐:“把信送到刘相手里,看看是不是这么个意思,顺便盯着赵贞国等人,不许他们做出任何扰乱江南官场的事。”

  从方才的对话中,他明白马远等人或许想对郑郁下手,既然这田地还未弄好,那就不能在此刻让他出事,刘千甫的信中还说让他多与郑郁往来。

  那他就不能违背这个意思。

  --------------------

  第121章 裂变

  长安的冬日并不算阴冷,但德元帝这种习惯享乐的人鲜少住在宫中,而是又住在骊山。去年除了外见官员处理并州事务那几次,他就没在长安待多久。

  事事都有中书令打理,他这个皇帝好不自在,但自在过多也要处理朝政事。

  比如御史台接崔山庆奏折,于是立马联合工部、京兆府尹上书控告赵贞国与马远疑似参与何才文谋逆,贪污军饷与修葺江南堤岸的钱,这才导致堤岸决口,大水毁淹。又私藏何才文家产,不上交国库。

  工部尚书裴霖那时坐在家中,听见此言一下子气上不来,四肢无力往后跌去头触地,半晌未回气。待侍从上前查看,却发现人已中风去世。

  裴霖本就身量肥胖,脑内血管油脂过多,骤然听闻噩耗失力跌地,气回不匀。

  才坐尚书位没有多久就因中风过世。

  而同时传到长安的还有河西节度使王光林去世的折子,其子王台鹤自认留后,待父丧满后,任其爵位与官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