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迎春(2 / 2)

  崔山庆摸不出这是德元帝的意思,还是林怀治的意思,索性,新法稳定了,于是爽快道:“砚卿,成王殿下此话有理。两地为官实在辛苦,等谷雨后就先回去吧。在新法事上,若有悬决处,我即刻与你商议,杭州政务也不能一直不管。”

  在江南目前谁说话最管用?那便是任职淮南节度使的崔山庆,他兼管一切官员任命,他都发话郑郁也无法反驳,再加上杭州那边也确实需要查看。

  郑郁如是说:“下官明白。”

  林怀治快速地看了他一眼。

  随后几人又开始玩着酒令听曲,吴语带着笑声飞入云霄。

  翌日夜晚,崔家庭院里,徐子谅没从昨日的对话中品出味来,于是来到崔山庆这边想问个究竟。

  “你说成王这人怎么样?”徐子谅在树下倒了一碗酒还没喝就又放下,望向庭中在练刀的崔山庆问道。

  四下无人,崔山庆横刀于眼前,听见这话瞥了一眼徐子谅,迅速转腕将刀收回鞘中放下,扯过架上布擦汗。

  边擦汗边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皇子脾性,我怎么好随便评价。”

  “你就不要在我面前打官腔了,你教过他骑射,他怎么样你还不明白吗?”徐子谅给崔山庆倒好酒,抬眼看向他。

  多年故交,崔山庆被看的面上一臊,坐下后答道:“不像惠文太子,也不像当今的。”

  徐子谅琢磨着这两句片刻,最后问:“像大家吗?”

  崔山庆沉默了,似是想了许久,才模糊着说:“性子有那么几分像,但处事和对其儒法的看待却有不同,很有主见。“

  徐子谅默默听着,崔山庆又道:“成王七岁时,我尚在羽林军中有次陪着皇子们习马术。岐王的儿子被吴子高一个没看好,不甚摔伤。岐王大怒想将其要处死,成王为其力争说是岐王子自身御马不当导致,后左引律法右接现况,一通道理说下来,就连圣上也夸不错。吴子高也保其一命。”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徐子谅眼神划过精光,“太子是个实诚人,对他自己的这位姨父实在不了解。但这位就不一样了,无亲无故,连严明楼都在他手里吃了败仗,可见不一般。”

  徐子谅还是在心里认为,都水监一事绝不会是刘千甫一人就能干得了的。

  崔山庆皱眉道:“你怎么还想着这些?”

  自年前崔山庆和郑郁好说歹说一通让徐子谅不去揭刘千甫的事情后,徐子谅就总是时不时的琢磨一下。也幸得两人多年故交,崔山庆也只陪他牢骚几句,却没想昨日林怀治的话,又开始让他琢磨了。

  “你我总得思退路,虽说文死谏武死战,可也要看是不是死在正途上。”徐子谅神情也有些严肃,“刘仲山这颗树什么时候倒,由谁倒?都是一个未知数,圣上还派他教导当今储君,只怕会越来越亲密,这日子久了,总会生出感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