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杀人案38120(2 / 2)

江淮深知,每个人的心理防线都有其独特性,有的人可能因为愧疚而崩溃,有的人则可能因恐惧而屈服,但张勇似乎是一个例外。他的内心世界仿佛有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无论外界如何冲击,他都能坚守住那份沉默。</p>

审讯室内的灯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疲惫、焦虑、决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又紧张的画面。尽管困难重重,但孙文斌和许昭阳并未放弃,他们坚信真相总会浮出水面,正义也终将得到伸张。</p>

时间在压抑中悄然流逝,这场无声的战斗仍在继续,每个人都紧盯着张勇,等待着他内心的堡垒在铁证如山和情理交融的攻势下,最终出现裂痕的那一刻。</p>

面对张勇的顽固沉默,审讯团队采取了轮番上阵的方式,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和策略突破其心理防线。孙文斌以其严谨的逻辑推理与不容辩驳的铁证展示,力图将证据链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直指张勇无法逃避的事实;而许昭阳则运用情感攻势,以受害者家庭的悲痛遭遇和社会道德伦理的拷问,尝试唤醒他内心的良知与愧疚。</p>

即便如此,不论他们如何变换策略,从直接质询到侧面引导,甚至使用了最为科学且具有决定性的dna对比结果,张勇依然紧闭双唇,保持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与坚定。他的拒不认罪态度犹如一块顽石,任凭狂风巨浪拍打,始终屹立不倒,不肯透露半点内心的真实想法。</p>

审讯室内的气氛越发凝重,面对张勇的顽强抵抗,孙文斌、许昭阳和江淮聚在一起商讨新的审讯策略。</p>

孙文斌紧锁眉头,沉吟片刻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让他的儿子张浩来劝说他认罪。”</p>

许昭阳听到这个提议,眼神中闪过一丝赞同的光芒,他点头道:“孙队说得有道理,血缘亲情有时候的确能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如果张浩能够真诚地与他父亲对话,或许会有所突破。”</p>

然而,身为心理医生江淮却面露忧虑,他深知此举的风险,“虽然从情感层面来看,这不失为一种可能有效的手段,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一旦张勇认罪,那便是死罪无疑。张浩是否愿意为了法律的公正而说服自己的父亲走上绝路?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道德与情感考验。”</p>

尽管江淮提出了担忧,但在目前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大家也认同这是值得一试的办法。他们决定联系张浩,并在适当的引导下,看看这位年轻人能否成为打开张勇内心堡垒的关键钥匙。这场无声的心理对决,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且充满未知变数的新阶段。</p>

许昭阳面色凝重地拨通了张浩的电话,言语中透露着恳切与严肃。在电话那头,张浩听到父亲的事,虽有片刻迟疑,但还是答应前来警局。</p>

当张浩踏入办公室的一刹那,他立刻感受到了这里的压抑与紧张气氛。许昭阳和孙文斌向他展示了摆在桌面上的一系列物证——沾染血迹的衣物、dna检测报告以及现场勘查照片,每一件证据都直指其父张勇犯罪的事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