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催眠治疗92(2 / 2)

5.按进入催眠的速度来分:1快速催眠,即在瞬间进行催眠状态的方法;2慢速催眠,即逐渐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

6.按受术的人数来分:1个别催眠,即施术者对单一受术者进行催眠;2集体催眠,又称小组催眠,即对一群体同时进行催眠。

7.按距离来分:1近体催眠,即面对面的为受术者催眠;2远离催眠,即施术者与受术者相距甚远进行催眠,如电话催眠、书信催眠和遥控催眠等。

8.按客观因素来分:1自然催眠,即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产生的自然的催眠现象,如汽车驾驶员出现的公路催眠等;2人工催眠,由施术者来进行的催眠,即他人催眠。

9.按催眠程度来分:1深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深层催眠状态,如呈僵直或梦醒状态;2中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中层催眠状态,如呈无力、迷茫状态;3浅度催眠,即受术者进入浅层催眠状态,如呈宁静、肌肉松弛状态。

10.按催眠对象和手段来分:1人的催眠,即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2动物催眠,即使动物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3麻醉药物催眠,即应用麻醉药物,如阿米妥钠、硫喷妥钠等麻醉药物,使人进入催眠状态;4非麻醉药物催眠,即用无麻醉作用的药物作为暗示性刺激,以达到催眠的方法,如使用葡萄糖酸钙等药物。

一般睡眠状态和催眠状态的区别。

睡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理心理过程,与进食和性行为共同构成了人的基本需要。睡眠与觉醒构成了人的基本生理节律,正如呼吸交替、昼夜交替一般。人在睡眠过程中可以恢复体力、休息精神、积聚能量、蓄势待发。如果强行剥夺睡眠,会造成人体不同程度的生理节律紊乱,甚至导致身心疾患。

睡眠障碍,包括器质性睡眠障碍和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以后者比较常见。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中,又以失眠症为代表。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量不满意的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得轻和早醒。失眠既可以是伴随于各种躯体、心理障碍的一种症状,也可以独立作为一个疾病。因此,治疗失眠是一项综合的任务,不仅要治失眠症状的“标”,更要治引起失眠原因的“本”。

催眠治疗的任务是为被催眠者解除痛苦,带来放松和快乐,恢复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帮助其睡眠。

人在睡眠时,身体不一定是放松的,如睡眠的姿势可能导致躯体局部受到压迫而紧张,由于呼吸节律的改变可能引起机体的缺氧,有时睡醒一大觉仍感觉不到轻松反而越睡越累。同时,睡眠时的精神状态不一定是安定的,如睡眠中大脑仍在活动,表现为做梦。恶梦使人精神紧张,乱梦使人精神恍惚,美梦使人精神失落。而在催眠治疗的过程中,人的身体放松,呼吸平缓,精神集中,杂念减少,实际上较睡眠更为有效,可以理解为一种事半功倍的休息方式。这也难怪有人在接受催眠治疗之后感慨道:“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了,意犹未尽,真不愿醒来啊!”

以下介绍一种简单的自我催眠方法:腹式深呼吸自我催眠法。

练习者轻装坐在靠背椅上,头微低,下巴稍微内收,松肩坠肘,后背靠椅子的靠背,双手交叉轻放在下腹部的下丹田处(肚脐以下位置),两腿稍弯曲,双膝、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双脚平行,全脚掌踩实地面。亦可仰卧、站立或自然匀速地步行。无论哪种姿势均要求保持全身放松。练习时尽量选择安静、通风的场所,双眼和嘴自然微闭,舌头放松,尽可能地减少外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刺激。

嘴闭合不漏气,完全用鼻子慢慢吸气,慢慢呼气。吸气时,胸部与腹部同时向外隆起,感觉肺部吸入了大量的空气而使横隔膜往腹部下压,使腹部鼓气,置于下丹田处的双手感觉到腹部向外逐渐鼓出。呼气时,胸部与腹部同时向内收缩,仿佛空气逐渐从鼻孔处向外排出,双手感觉到腹部向后面的背部和脊柱方向压进,协助胸部将空气排出。胸、腹部同步吸气的方法,须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当练习者熟练地学会吸气时胸腹部同步鼓出、呼气时胸腹部同时缩进后,双眼微闭,聆听身旁的指导者按秒针速度念“1、2、3、4、5、6、7”,即念每个数字用约1秒钟时间。练习者按这一速度将空气逐渐吸入体内,当指导者念到“7”时其下丹田处已经鼓起到最高点,仿佛吸入的空气已达到饱和状态,不能再多吸入一点,此时稍停保持1秒钟。1秒钟后,听指导者再按秒针速度念“7、6、5、4、3、2、1”,同时双手协助腹部、胸部向后、向上压进。当指导者念到“1”时,练习者的腹部仿佛已贴近后背的脊柱,胸部缩小,空气全部排出体外。如此节奏,一次呼吸共耗时15秒钟,1分钟共4次深呼吸。开始跟随着指导者念的数字练习深呼吸时,练习者最好心中同时也默念所听到的数字,逐渐掌握读秒的节奏,练习数天后可撤去指导者念数字,按自己默念“1”至“7”数字吸气,停1秒后又从“7”至“1·数字呼气。这一步做到熟练后,就要集中注意力想象将吸入的空气分为7段,记住每秒钟空气到达了身体的哪一个部位。默念到“7”时,空气仿佛到达下丹田顶点。然后按相反程序,腹部缩进,将空气逐渐向上依次分7段排出体外。 [1]

胸腹部同步吸气、呼气,同时默念数字掌握时间节奏,想象空气分7段慢慢吸入体内下丹田处,并慢慢排出体外。当练习者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要领后,就能逐渐体会到腹式深呼吸的益处。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烦恼时,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持续的焦虑、抑郁、恐惧,往往导致体内各脏器运行功能的失调,使各器官不能处在平衡协调的状态,产生各种不适症状。当熟练地进行腹式呼吸时,呼吸系统的活动从平时每分钟12~16次减慢到每分钟4次,至少比原来呼吸慢了2\/3。呼吸系统的缓慢活动也带动了心血管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系统等都处于缓慢活动的状态,仿佛人熟睡时体内各脏器都处于相对安静休息的状态一般。在这种状态下,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也随之逐渐减弱、消失。当做完练习、睁开双眼时,就能感到头脑清晰、心情舒畅。

做一次练习约用15~30分钟,时间长短可根据自己需要和体验而定。每天晨起睡醒下床前和夜晚上床后就寝前,最好各在床上做一次练习。白天如果遇到麻烦事,产生情绪波动或出现躯体症状时,也可找一僻静之处,面对墙壁坐下,作一次练习。开始作腹式深呼吸时,如感到15秒钟一次的呼吸周期较长,不易掌握,可减至11秒钟一个周期,即数“1”至“5”用5秒钟吸气,停1秒钟后,数“5”至“1”用5秒钟呼气,一次呼吸来回共用11秒钟,比平时每分钟12次呼吸慢了一半,同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等到相当熟练地掌握了这一技巧,感到心身已处在相对协调、平衡的状态,就可将呼吸周期延长至每分钟4次。练习时期较久者甚至可将呼吸周期延长至每分钟做3次呼吸,即数“1”至“10”用10秒钟吸气,停1秒钟,数“10”至“1”用10秒钟呼气。总之,每日坚持早晚“练功”,持之以恒,便能体会到这是一个简便快捷、便于掌握、强身养生、促进健康的好方法。

催眠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既古老、又年轻,而且由于催眠治疗的特殊性和长期以来对其形成的神秘感,加上有媒体的不当宣传,或更有藉此而玩弄骗术的误行,把催眠术搞得神秘莫测,甚至给人一种巫术的印象,沦为挣钱的工具。所以,要对催眠治疗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既不夸大其神奇,也不贬低其效果,才能让催眠治疗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谨慎选择催眠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教育患者不要把催眠治疗当作是救命的稻草,要教育患者理解催眠治疗只是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每个人适合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

为什么应用在杰卡布的治疗中呢?因为杰卡布具有这样的治疗手段的适应症,且没有禁忌症。而这种治疗对于急性心因性障碍确实有着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于相对年龄比较偏小的青少年,效果更加确定。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世界尚未完全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相比成年人而言,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新的观念、价值体系以及行为模式等,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调整自己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因此,即使在面临一些挫折或者困境时,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也能够较快地得到恢复和改善,甚至实现积极的转变和成长。

因此,相比于其他传统疗法,催眠和暗示治疗对于正处于青春期、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的孩子们来说,显得更加安全且卓有成效。这两种治疗方式不仅能够避免一些可能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还可以更温和地引导他们走出内心的困境,重拾自信和积极心态。通过催眠和暗示治疗,可以让孩子们逐渐释放压抑已久的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帮助其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个特殊而关键的阶段。此外,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无需复杂设备或长时间投入,非常适合青少年群体使用。

接受了系统的催眠与暗示治疗,杰卡布的心灵恢复了基本正常。他内心的渴望,成就一个诚信之人,成就一个对他人,对自己,对自然,对浩瀚宇宙都能够坦诚而融入的人。因为这是萧雅诠老师的教诲,这是像妈妈一样绵柔深情的渴望。

杰卡布将带着这种渴望,去实现他的环保王者的未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