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讳疾忌医(1 / 2)

“你大概不知道什么叫天才吧,我不仅能看进去,还能背下来”,刘子今轻蔑一笑。背过左手去,就开始背诵起来。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後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後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後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柰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後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间或还能右手布置一下塔防游戏的布局,升级一下装备。但是口中背诵声不停,依旧抑扬顿挫,音韵铿锵。

“我知道,“讳疾忌医”嘛,这个故事讲述了扁鹊四次见蔡桓公(又称齐桓侯),每次都告知桓公病情的发展,但桓公均未予以重视,最终导致病情恶化至不可救药。最终,桓公因未及时接受治疗而病逝。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不应因为害怕或忽视而错失良机。我还知道这个典故出自《韩非子·喻老》。”陈鹏荣实在看不惯刘子今的臭屁模样,忍不住插话道。陈鹏荣虽然成绩一般,但是从小喜好历史,因此刚好知道这个典故。此时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通,也是颇为自得,心道,嘿嘿我也不是吃素的,你博闻强记,我也是知道出处滴,看你还得瑟。

刘子今回头惊讶的看了陈鹏荣一眼,:“哟,不错嘛,没想到你小子还知道出处。那你有没有想过扁鹊为何能远远的就看出皮肤,血脉,肠胃,甚至骨髓里的疾病吗?”

陈鹏荣不以为意:“这不是一个寓言故事吗,夸张牵强附会罢了。古人惯爱如此,你看庄子还说列子能飞呢,这也能当真?”

刘子今:“哈哈哈哈,庄子确实喜欢做二次创作。不过这次倒是你失言了,这个故事同样记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太史公的作为一个史学家的严谨,如若不是掌握了充分的材料,是不可能为他单独做传,并收录这个故事的。所以这并不是寓言故事,而是史实。”

...

陈鹏荣沉吟了一会出声道:“如果是这样,那以前的中医可真厉害,简直,简直就像x光,透视眼一样。可惜现在没有传承下来。“陈鹏荣做了一个并不太恰达的比喻。

刘子今哈哈大笑,发丝随着笑声起伏,“你可真是个天才,这都被你想到了”。笑毕,他站直身躯,严肃的说到:“有没有可能,不是中医断了传承,而是他就是有透视眼呢。”

陈鹏荣撇了撇嘴:“你当是拍电影呢,还透视眼,你咋不说万磁王呢。不过这故事太过古早了,也许太史公记错了呢。”

刘子今:“确实,战国时期的故事太过遥远。那我再说一个人,你一定不陌生。钱~玄~晟。刘子今一字一顿的说出这个华夏家喻户晓的名字。”

陈鹏荣:“钱老?功勋科学家嘛,我当然知道,小学,中学走廊都挂着他的相册呢。他让我们华夏人挺直腰板,是个伟大的学者,但是和扁鹊有什么关系呢?“陈鹏荣不解的问。

刘子今:“想必你知道钱老是世界顶尖的学者。年仅36岁就被丑国省麻工理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