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签合同,工厂建成135(1 / 2)

或阳县毛革加工厂,厂长办公室。

邱允和邱轶男背靠大门坐在沙发上,陈盛夏坐在两人的对面。

三人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两份刚刚打印出来的合同,旁边是烧得沸腾的茶壶。

陈盛夏提着茶壶给两人各冲了一杯茶,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打下一片阴影。

“制作皮革承包业务的相关细节都在合同里了,你们先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邱允拿起合同仔细研读,毛革厂有专门的法务人员,上面的每一个条款都条理清晰,并没有什么文字陷阱。

邱允快速过完上面的内容,目光定格在第四项第五款的内容上。

这一项内容直接关乎邱允以后的收益,上面对毛革厂收购皮革的价格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一般动物毛皮制作出来的皮革,例如野兔、松鼠、黄鼠狼等小型动物制成的皮革,收购价是4块钱一张。

羊皮、牛皮、猪皮等常见中大型但常见动物制成的皮革,收购价是9块钱一张。

至于狐皮、虎皮、熊皮、狼皮等上乘动物皮毛。

因加工工序复杂、且毛皮珍贵,收购价在50-500块钱的区间内不等。

邱允看着上面列出的价目表,眉心舒展。

“陈厂长,我这边没什么问题。”

签完合同,邱允在陈盛夏的陪同下,去财务部交了5000块钱购买机器。

之前他手里还剩2729块钱,获得鬣羚分身那次,一次性捕猎了26只豺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猎物。

那次一共进账1110块钱,熊胆卖了1000块钱。

去毛革厂学习制革技术的前一天,他又进山打了近两千斤的猎物,一共卖了1200块钱。

也就是说他手里一共有6039块钱的可流动资金。

去毛革厂学习时请盛暖栀吃饭、住招待所一共花了200块钱,租毛革厂的3台机器,押金付了500块钱,包车拉机器花了50块钱。

也就是说,他手里还剩5289块钱,买完一套机器,手里也就剩289块钱了。

至于他之前租的那三台机器,虽然制革效率没有新机器速度快,但也勉强能用。

邱允干脆继续租着,多一台机器,他们的工作效率就会高一些。

所以那500块钱的押金,毛革厂也没退。

又花100块钱租了两辆货车拉机器,邱允和邱轶男便马不停蹄的回红旗子村了。

村里的村民们正在马不停蹄的修缮废弃学校。

废弃学校大门口放的牌子已经换成了“丫丫皮革加工厂”。

加工厂是以丫丫的名字命名,这第一家工厂也是邱允送给丫丫的礼物。

等丫丫年满十八岁,这家工厂的法人代表就是丫丫而不是他。

接下来的两周内,邱允一直在和红旗子村村民一起为“丫丫皮革加工厂”的建设而忙碌着!

原本只有五间的泥瓦房全部从中间砸通,改成了一个大车间。

同时,又在北面盖了一间占地一百多平的仓库。

东面盖了一间占地五十平左右的食堂。

食堂里摆了十几张桌子,桌椅有从大队搬过来的,也有村民自发进山砍树做出来的。

这段时间,凡是参与修建“丫丫皮革加工厂”的工人,都没有要邱允发的工资。 因为,在他们看来,邱允花了那么多钱购买机器、修建厂房带他们赚钱,他们受到邱允的惠顾太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