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敦煌才是解决昆仑生死局的钥匙445(2 / 2)

我告诉英姐:“现在我们不需要,跟外人发生任何关系,人太多,只会扰乱我们的视线。事实上,那个大博物馆里全部的知识,就像1座浩瀚大海,而我们只需要其中的1滴水,那就是破解昆仑生死局,除了这个,不需要任何画蛇添足的资料,我能找到这些资料,1个人就能解开1切,何必让外人加入?如果她泄露消息,我们的事情就会变的特别麻烦。英姐,除了你之外,现在我不相信任何人。”

英姐大为感动:“韩立,此前我没想到这些,只想让其他人帮助你,却没料到,你对于京城里的事情看得如此明白,她的存在,的确就有泄密的危险,权衡利弊,你把她赶走才是最正确的。”

英姐就是具有这种超强的共情能力,我说到什么,她能立刻能理解。

我和英姐1起打开行李箱,把所有的资料铺平在客厅里,总共有4百8十份,其中有5份是关于昆仑山的,有十5份关于敦煌,2十份关于昆仑生死局。

我早就料到,世界上真正的机密资料,都在大博物馆里,有些好像是神话,又好像是传记的民间传说,在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而那个答案1定是在博物馆内部。

当我们仔细阅读浩淼的文字资料,就能找到正确的东西。

我有这种信心,能够突破任何困难,又有英姐的帮助,当然是事半功倍,外人无法理解,我和英姐之间的合作默契水平。

用了2十4小时,我和英姐就发现,昆仑生死局,大约在元明清3代就有明确的指出,解决方法至少有1百条以上,但是需要千军万马,用人马来填平沟壑,用生命来破解昆仑的封印。

元明清3代的君主没有这个需求,他们认为,昆仑远在西北,不会威胁到京城里的江山社稷,所以就放弃了。

再加上,那时候的交通工具无比落后,从京城到昆仑,千里迢迢,君主就更不愿意劳民伤财,去做这件事,索性搁置。

在这些资料中有详细的描写,昆仑山到底发生了什么?1部封神演义,几乎就是昆仑山生死局的翻版,民间作为传说,而真正居于庙堂之上的人物,却知道,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可以暂时搁置,但到后来1定会酿成大祸。

只是元明清3代,他们都有自己的朝代局限,还没有完成这件事,就已经被推翻。

翻看历史的时候,历史惊人相似,当君主发愤图强,治理天下,想要解决昆仑山生死局就被推翻。

在这个反复循环过程中,英姐立刻感受到了1种不同寻常的东西。

“韩立,看起来,昆仑山生死局是1个玄学的东西,有某种力量,不愿意让外界去接触它,揭开它,所以,你我研究这件事恐怕也有1些顾虑在里面。”

这是英姐的认识,而我的认知比她更高1层。

天机不可泄露,那些1直追逐天机答案的人,要么成神,要么成鬼。

我不希望英姐因此受到牵连,所以她最大的作用,就是帮我解读资料,至于开始行动的时候,我1定把她留在别墅里,不让她卷入。

“韩立,我只看到这些资料的目录,就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仿佛深不见底,远不见边的大海,只有中国人,才有这样的智慧和魄力”

在敦煌的资料中,提到了无数洞窟,就是无数小世界,究竟如何,才能穷尽这些世界的尽头?

历史上没有人给出答案,他们只是记录,却无法看到未来。

明清两代都有著名的科学家,在很多向皇帝报送的奏折中提到,敦煌是1个无尽循环的世界,洞窟数量繁多,大洞套着小洞,并且无数小洞,还能在洞壁之上反映出另外的世界。

如果不是那些外国人破坏了敦煌文化,抢走了那么多文物,恐怕敦煌这种延绵不息的生存状态还会继续下去。

也就是说,它带着自己的呼吸和命运,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干扰。

有些人从敦煌向昆仑,完成生命的经净化和升华,就是因为他们在昆仑获得了生命的真谛。

英姐阅读昆仑的资料,用了2十4小时,阅读敦煌的资料,却用了7十2小时,并且很多资料已经将她困住,钻了牛角尖。

“韩立,反弹琵琶图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到现在人类也无法理解,而且,那种姿势在隋唐之前并没有出现过,应该是由外面传入,到底如何理解这个姿势?1定是有某种神秘的启迪,就好像佛祖拿起1枝花,让所有弟子领悟花中的世界1样。现在,我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我就觉得心往神驰,仿佛已经进入了反弹琵琶的世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