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羽林军、御林军27(1 / 2)

在皇后那里露了脸,霍嬗就乖乖的回到了皇帝身边。

刘彻在处理政事,而霍嬗就直接取了兵书,专注的看了起来。时不时的做些记号,有疑惑或者是想法都要记下来,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些兵法。

刘彻抬眼看了一眼专注的霍嬗,笑了笑之后继续在处理一些事情。

虽然刘彻喜欢享乐、也会非常迷信,说他好大喜功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位皇帝雄才大略,文景之治让大汉有了极强的国力。

而刘彻不断的开疆拓土、扫除不臣,现在的大汉已经朝着强汉在发展。

忙完正事,刘彻打趣问道,“奉车都尉,朕的车驾如何?”

霍嬗头也不抬的说道,“应该是不会出差错。”

刘彻都被逗笑了,“应该?你是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你自己也说了奉车都尉之责,现在朕问你,你就说个应该?秩比二千石,拿着这些俸禄能心安?”

秩比,这就是禄秩系统了。

秩级和官品便不对应,在汉朝非常正常,秩级与官品是并行不悖的两个系统。

单纯就‘秩’来说,秩中、秩真、秩比,这都是两千石。

按照刘彻重新的制定,现在是秩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真二千石再次,后一级即为二千石,再次一级为比二千石。

“中”是在中央做官的意思,这是需要达到九卿级别。“真”,那就要达到郡守、州牧的级别。

比两千石,那就是护军都尉、司隶校尉、西域都护、奉车都尉等。

霍嬗也没有不好意思,“我这奉车都尉就是陛下赏的,我记得是前几年觉得身上没官职非要讨要才得的。真要我去管车架肯定不行,手底下的人不出差错就行。”

对霍嬗这胡搅蛮缠的话,刘彻也不生气,因为霍嬗这个歌奉车都尉就是名不副实。这个官职在霍嬗身上,也等同于虚衔。

刘彻就问道,“这奉车都尉迟早给你罢了,这事你不管就不管吧。”

“陛下,给我个校尉呗。”霍嬗脸皮厚,连忙讨要官职,“实在不行的话,给个郎官?”

刘彻直接说道,“过两年再说,现在身上挂着侍中和奉车都尉就行了。你那八百骑练好了,朕在给你赏官。”

这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了,霍嬗也就偃旗息鼓。就算是偶尔在皇帝面前耍无赖,也应该有分寸。一味的胡搅蛮缠只会让人生厌,这一点霍嬗更心里清楚。

玩笑之后,刘彻问道,“这一次出宫,也没去找些军士,你那八百骑什么时候才能齐全?”

霍嬗说着自己的想法,“陛下,臣以为先不急。我这八百骑,我不打算全都找最为悍勇、擅长骑射的军士。”

刘彻饶有兴趣的问道,“哦?你是如何想的?”

“这八百骑,先不说要找匈奴人、庖厨、兽医,我得找些可造之材。”霍嬗非常诚实的说道,“这八百人里头,我至少要留百人以后好作为将校。这些人放出去就是校尉、军候,最次也该是个屯长。”

按照汉朝的军制,将军下有长史、司马辅助,部队分若干部,部由部校尉和军司马率领,部下设曲,曲由军候率领,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设屯长,五十人一屯。

刘彻就笑了起来,“八百人都凑不齐,现在还想着要校尉、屯长,你的心思倒是不小。”

霍嬗就正色说道,“陛下,臣可不是瞎想。若是没有一些可靠的部属,我如何指挥数万大军?我也知道战场凶险,时常会有些意料不到的状况。真到了恶战之时,我得让可靠大将冲阵、御敌。”

刘彻点了点头,评价说道,“能这么想也不错,只是你该记好。这八百骑是你根基,得是我大汉最精锐之士!”

霍嬗完全能够理解,因为他对于这八百骑的要求也是优中选优。不只是要可塑之才,更重要的是在有了出色骑射基础的前提下再选可造之材。

霍嬗继续滔滔不绝的说道,“陛下,我肯定优中选优。到时候就算是太子殿下或者是其他人想要安排人进来,我也不会松口。”

刘彻觉得好笑,“太子门客去你那都不行?”

霍嬗表情严肃的说道,“陛下,我先是陛下的冠军侯,然后才是太子的表侄。”

“你倒是忠心。”刘彻打趣说道,“就不怕朕和太子起了冲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