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攻守之势异也(1 / 2)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刘彻看了一眼霍嬗,继续说道,“你要记得,行军打仗从来都不是小事。胜,不只是说你杀了多少匈奴、斩首多少级,你要知道为何出兵、该达成什么样的战略。”

看到霍嬗点头,刘彻忽然问道,“说说,朕为何要数次出击匈奴?”

“陛下,那可是匈奴!”霍嬗直接干净利落的说道,“先不说其他,单单就是匈奴经常扰边、劫掠我大汉百姓,这就该死。他们若是强盛,大汉百姓就难安居乐业。”

白登之围之类的,那是大汉君臣的耻辱,这当然是需要报仇雪恨了。

可是更为重要的,自然也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的一些冲突。强大的匈奴,天生的就是和大汉有着冲突,说是不死不休都不为过。

刘彻微微点头,又问道,“为何也就是到了朕这里,这才数次出击匈奴?”

在汉武帝之前,大汉面对匈奴基本上都是被动防守的,所以也有着不断的以公主和亲。也经常看到匈奴南下劫掠,甚至数次威胁到长安城。

霍嬗就说道,“国力强盛,骑兵练出来了,自然也就要给匈奴一些教训了。先不说其他,就是马政之后战马六十万匹,朝廷就能和匈奴一较高下!”

刘彻笑的比较开心,霍嬗不愧是霍去病的儿子,对很多事情看的明白。

想想大汉开国前,为皇帝拉车的马都找不全同一种颜色,很多大臣上朝甚至只能用牛车。

但是经过大汉皇帝的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大汉现在有了六十万匹战马。有着这么一个基数在,刘彻自然也就敢数次派大军出击匈奴。

刘彻有些得意,说道,“朕这些年用兵不少,大将军、大司马数次次出击匈奴,朕颇为欣慰。太子,你说说这龙城之战有何益处?”

这就是指二十年前的龙城之战,这也是卫青第一次率军北击匈奴,然后一举成名天下知。

其实龙城之战是匈奴入侵上谷郡,刘彻亲自部署四路大军营地。

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结果公孙敖损失骑兵七千,因此被判死罪,后缴纳赎金,免罪为民。公孙贺毫无斩获,无功也无过。李广就一言难尽了,几乎全军覆灭不说,本人也被俘虏。

刘据就回答说道,“回陛下,龙城之战乃本朝对匈奴首胜,其意义非同寻凡!”

大汉开国七十余年,一直都是被匈奴各种欺辱。也就是到了龙城之战的时候,卫青的那一路大军斩杀匈奴军数百人,这也是大汉对匈奴的第一场胜利,意义自然非比寻常了。

看了看霍嬗,再看着刘据,刘彻语重心长,“并非朕穷兵黩武,实在是若是不战,我天汉子民就难以存活!”

刘据就赶紧出声说道,“父皇,儿臣并非反对出兵匈奴。出击匈奴在儿臣看来也是必然,儿臣只是觉得用兵太过会让百姓难以安居乐业。”

又来了,相比起喜欢四处征战的汉武帝刘彻,刘据这位太子确实是要保守一些。他不反对战争,只是不乐意主动发起战争。

尤其是连连征战,在刘据看来就是绝对不可取的,只可惜他的父皇不听劝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