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郡王的城府101(1 / 2)

李豫皱着眉头说道:\"安禄山这恶贼,怀有不臣之心向来已久。只是陛下……哎……\"他说到此处,止住话语,轻叹一口气,两只眼眶中竟已经是满含热泪,似乎有无限的委屈一般。

李豫这番动了真情,引的在座众人,无不在内心也是一番哀叹。

李隆基老迈昏庸,整日与杨玉环和后宫一班妃子厮混,他左右又有杨国忠这般奸臣当道,朝纲早已混乱不堪,便是像李豫这种王族贵胄也在朝堂上说不上几句话。更让人不解的是,年老昏庸生性多疑的李隆基,在大唐朝这么多节度使中,谁都不信,却偏偏对身怀野心的安禄山却深信不疑。早几年前,各路关于安禄山暗屯粮草,暗地招兵买马并广招江湖死士的密报,像雪片一样飞到长安。然而,最后这安禄山不知使了什么招数,竟然让李隆基相信安禄山不但不是要造反,而是要为大唐粉身碎骨,鞠躬尽瘁,永保大唐边疆安宁。

结果安禄山不但没有罪过反而接连升官,直至现在官拜三镇节度使,大唐帝国三分之一的精锐,尽在其麾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万一安禄山真举起反唐大旗,大唐帝国将要遭受多么大的灾难啊!

屋子的人不想想,也不敢想。

老王头看着李豫情绪有些低落,忙站起身,对李豫行了一礼道:\"郡王殿下,此事已然如此,我等也并无他法,只能竭尽全力,拼死保大唐这一条路可走了。在坐的,都惟殿下马首是瞻。还望殿下保住贵体,尽快布置保国方略,方是上策。\"

李豫听完此言点了点头,伸手抹了抹眼眶,又说道:\"王大人所言及是。当下却是更应该鼓起勇气,尽我等微薄之力,捍卫我大唐。刚才,我说道当下有几件事情要大家去办。首先一件就是要大家分头到各地筹备粮饷,将各地精壮之士登记在册,条件如果允许的话,还可以秘密召集起来,暗地操练起来以备万一。第二件事,当前我大唐朝已经多年国泰民安,没有经历战事。万一情势危急,黎明百姓必将一片恐慌,手脚慌乱。各位一定要尽量让各自手下,做好疏导百姓的事宜。此事甚是困难,各位尽力而为吧。最后一件事,在安禄山可能经过的地域,广布眼线,一旦情势有变,尽最大努力将叛军情报送达我处。\"

李豫话音落罢,在坐众人忙一起起身,对着李豫齐行礼,口中高唱道:\"遵郡王令。\"

王三初来乍到,不懂套路,待众人行完礼,这才明白过来。待他行礼时,其余人已经言语落罢,各回本座了。他闹了这遭尴尬,脸上一阵燥热。待他坐下,偷偷抬眼看了李豫一眼,发现他根本没有注意自己,这才放下心来。

李豫听完众人答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缓缓说道:\"好吧,既然如此,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两位王大人暂留片刻,其余大人,可以先行离开了。\"

又等了半晌,屋子里只剩下王三、李豫和老王头三人,一时间屋子里又静了下来。

对王三来说,一开始他还算清醒。但被李豫一阵鼓捣,他后半程其实都是在糊涂中度过的。李豫提的那些军国大事,他是半些也不懂。他只能坐在座位上静静的听着,看着眼前的一切。

李豫看着王三半晌,似笑非笑的说道:\"王三,你可知罪?\"

\"知罪?\"这几个字又将王三问愣住了,\"刚才还说的什么都是兄弟,怎么,原来

将那些人支开,却又是给老子上眼药啊。\"

李豫片刻工夫两张嘴脸,让王三一时愣在原处,不知所措。他下意识的抬眼看了看老王头,却见老王头一个劲的自己使眼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