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苦战113(1 / 2)

封常清知道张孝忠并非有勇无谋的蛮蠢之将,于是故意不将战场摆在罂子谷。罂子谷林密路窄倒是不假,但如此方寸之地,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却是也更容易打草惊蛇。万一弄巧成拙,说不定到时怕是堵不住张孝忠,还可能暴露了自己的实力。得不偿失。

于是他左右又仔细勘察,这才在罂子谷口设下埋伏。此地虽然地势开阔,但是杂草树木也甚茂密,埋下万人军马,却是比在罂子谷中更是容易许多。再则,敌军一旦顺利通过罂子口也更容易麻痹大意,而且此地开阔更容易大队人马展开,若是不给骑兵喘息之机,迎头痛击,十之八九能马到功成。

结果,果然不出封常清所料。张孝忠一队铁骑刚出罂子谷口,未待整装,封常清就立刻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只听几声犀利的响箭划过长空,跟在后面便听见\"簌簌\"之声不绝于耳。\"箭雨\"张孝忠心中猛然一惊,忙抽出随身长剑,待箭将落之时,拼命挥剑扫落。

他手下军士均是训练有素,对付这种\"箭雨\"自然不在话下。但即便如此,由于封常清布置弓箭手数量众多,再加上毫无准备,这一阵落罢,张孝忠的骑兵躺下二百多人之多。

一时间,人哀嚎,马嘶鸣之声响彻天际。

张孝忠何曾吃过如此大亏?他想到自己在陈留之时,只凭手中两三百骑兵追着数千唐军屁股打,那是何等威武。今日连唐军影子都未见一人,自己军士却倒下两百多人。

一阵怒火从他心中猛然腾起,他狠狠挥动手中长剑发出冲锋的命令。

\"呜……呜……呜\"一阵呜鸣之音响起。传令兵的牛角号声传入每一个精骑兵的耳际。

张孝忠手下的先锋军是精骑兵,战斗素质自然比一般杂牌军高出许多来。虽然他们刚刚受到奇袭,但整支队伍竟然未受太大干扰,倾刻之间,战斗队形已经结成。

号角之声响起之时,只听各队将佐发出号令,剩余骑兵如同一阵旋风般朝着唐军的方向就刮了过来。

封常清站在远处,将战场上的情况看的清清楚楚。他看罢张孝忠手下这支骑兵的反应,不由也暗暗点头,心道:\"久闻安禄山手下有些能人异士,今日所见,果然不同凡响啊。便是老夫手下卫队,在遇奇袭之下也未必能做到如此镇定,更何况这只是安禄山手下的一支先锋军而已。唉,看来我大唐真的要遇一场天大的浩劫了。\"

他想罢,急忙传令全体弓箭手放弃第二、第三阵齐射,速速撤退。

封常清清楚,在如此有战力的骑兵面前,若再有拖延,他的弓箭手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唯一良计就是速速后退,避开敌人锋芒。

他做此决定还有一个原因:在他手里还有一张王牌,就是他麾下的五千骑兵。

这五千骑兵可谓是封常清最值钱的家当了。他将骑兵埋伏在外围,摆了一个口袋阵,就等张孝忠往里面钻了。

封常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明白贼军自从起兵以来连连胜利。贼军士气正盛,若是直接拿手中骑兵与敌骑兵硬碰肯定要吃大亏的。故而他先将弓手摆在骑兵之前,以逸待劳等待张孝忠落网。

张孝忠见唐军弓箭手开始撤退,急命发起冲锋。他的心思里,还是以为唐军只是不过五千人马而已,眼下的这点弓箭手他根本不放在的眼里。

封常清的撤退军令不能说不及时,但是比起张孝忠的马队来说,还是慢了一些时辰。一小队弓手因为埋伏靠前,未逃得半里路,便被张孝忠的马队追了上来,一阵乱刀过后,这几十人的小队便横尸一处了。

见得初战获胜,张孝忠又是一阵得意,急拍马引着手下军士如同狂风般,跟在唐军身后疾速卷了过去。

他手下的马队跑的快,唐军逃的也不慢。眼见就快追上的当口,唐军军士却翻过一道小小的山梁,消失在马孝忠的视野里。

“张将军!”张孝忠正追的兴起,忽听耳边又有人唤着自己,他回头一看,却又是刘通。刘通嘴里喊道:“张将军,张将军,前方是道山岗,属下以为是否先派一小队人马前去探些虚实,再行攻击?”

张孝忠自开战以来,从未受过挫折,今日一开战便折了几百精兵,早已是红了眼睛。他心道:“他妈的,还先派一队人马探虚实,等探完虚实,这股弓箭手早他妈溜了。刘通啊,刘通,你这小畜生怎么如此让老子烦心,现在先不动你,待老子得胜归来,再与你计较。”

他想罢,把脸一别,未理会刘通,高喝道:“传我将令,速速追击,不得有误!”言罢,他又狠狠抽了自己身下骏马的屁股,随着马队向山岗高处冲了过去。

这道矮矮的山岗是张孝忠这队骑兵的生死线。

山岗这头,封常清的五千骑兵,一万步军,还有数千弓箭手正静静的等待着张孝忠的身影。

第一个冲过山岗的张军骑兵惊呆了,在他眼前呈现的不是待他们宰杀的溃逃唐军弓手的身影,而是黑压压一片唐军的威姿。他便是傻子也知道,等下来将意味着什么。 只是还没来的及等他勒马回身,后面的骑军大队便如潮水一般,将他推了前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