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虎牢关失守115(1 / 2)

夜幕降临,大战过后的罂子谷口一片沉静。

封常清迈步走在硝烟仍旧弥漫的战场上,心情一片沉重。在他的身后刘光和一干副将人等,却各自面带喜色互相小声的闲聊着刚才的一番惊心动魄的场面。

“敌伤亡一千八百九十五人,我方伤亡一千三百二十三人,失踪三十六人。”这样一串数字此刻在封常清的脑袋里来回滚动着。他轻叹一声,站住了脚步。

刘光几人见封常清停住脚步,料知封常清心中定有什么心事,忙停住口中闲话,紧走几步围了上来。

刘光先施一礼,小心的问道:“大帅,我军初战告捷,实乃可喜可贺之事。大帅此时紧皱眉头,不知却为何事?”

封常清回头看了看刘光几人,又将头转了过来,挥手指着面前的罂子谷口,缓缓道:“你们几位且看,今朝,我军以七倍之众围堵张孝忠的两千军马。虽然表面上看,我军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实际上我军却是败了,而且是惨败。”

“惨败?”刘光几人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忙齐声追问道。

封常清缓缓的点点头,继续道:“老夫知道,你们心里都在想着,我军已经近乎将敌军全部歼灭何来惨败之说,对不对?”

刘光几人点点头,几双期盼的目光盯着封常清。他们都迫切的想知道,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帅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惊人的结论来。

封常清转过身,坚毅的目光从他们每个人的身上扫过,说道:“各位,张孝忠部不过两千人马,只是安禄山十五万大军的冰山一角。今日一战,虽然他是败了,但是他是败在‘骄横’二字上面,却不是败在战力之上。他的骑兵在如此劣势之下表现出来的威势,让老夫都为之感叹。各位不要忘记了,在张孝忠身后,还有田承嗣四万铁骑,在田承嗣之后还有安禄山十几万后续大军。”

他讲到此处,顿了顿,长叹一口气,继续道:“唉……难啊!”

封常清言罢,忽然一阵冷风从罂子谷口吹了过来,他花白的胡须在这风中,冉冉飘动。刘光几人刚才的一番喜悦,也被这阵风吹的了无影踪。众人不约而同的都低下了脑袋,闷声不语起来。

他们此时才明白封常清已经在考虑后续的部署了。敌众吾寡,相差悬殊,无怪乎这位老帅赢了这程,依然紧锁眉头了。

几人陪封常清沉默了半晌。

刘光轻嗯一声,缓缓道:“大帅所虑之事,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我等除了与叛军死战之外,却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封常清撸了撸胡须,看着刘光几人道:“今日之前,老夫也是如此想法,与叛军决一死战。但今日战罢,老夫心意已改。你们几人都是老夫的心腹,老夫心中有事也就明和你等说了罢。若在此仍派大军坚守,待田承嗣军一到,无疑是羊入虎口,白白牺牲了汝等的性命。现朝中无军,洛阳实际上已是一座孤城……”

“孤城!”这两个字眼,从封常清的嘴巴里说出来,惊的在场众人脸色铁青。昨日誓师大会之上,老帅的激励之言仍然在耳边回荡,他们实在无法接受这等强烈的反差。

“呵呵……”封常清仿佛看出了几人的心思,笑了一声,道:“兵法有云‘此一时彼一时’,你们不必拘泥于老夫的一言一语。目前,我军唯一坚守的希望就是潼关,那里墙高石坚,易守难攻。我军主力若是再能辅以高仙芝元帅的几万精兵,守住潼关,还是大大有希望的。只要潼关能守住,我大唐江山就仍然能赫然屹立,才能有再图河山的机会!”

封常清一番激励之言,说的几人连连点头。但是,只有刘光心里清楚,封常清如此做,无疑是将自己推上了绝境。万一洛阳失守,龙颜大怒,那封常清的身家性命,却十之八九是保不住了。

刘光想到此处,看了看封常清,刚想说出自己心中疑虑,却听到封常清唤道:“刘光听令!”

这几个铿锵有力的字眼,让刘光心中一惊,忙吞下口中的言语,跪倒在地,口中道:“末将刘光,听令。”

封常清说道:“令你即刻率本部骑兵,与明日拂晓之前,移师洛阳上东门布防!”

他吩咐完此事,又将虎牢关二万步兵分令其余七名副将分别带领,调离虎牢关。至此,虎牢关只剩得步军不足五千余众了。

待封常清最后一个字眼落下,众将领忙齐刷刷的跪了下来,眼含热泪道:“大帅不离虎牢关,我等又如何有脸苟且偷生?望大帅收回成命,我等誓与虎牢关共存亡!”

封常清听罢,脸色猛然沉落下来,怒喝道:“混账,军令如山,岂有收回之理。若是谁有不服,先吃本帅一剑。”

他说到此处,“当啷”一声从腰中抽出宝剑,顿了顿继续道:“与我大唐江山安危相比,我封常清的命又值得几何?各位速速奉令行事,不得有误!” 众人见封常清,若此视死如归,不敢再行拖沓。各自对封常清狠狠的叩了几个响头,这才各自离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