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荣王之死119(1 / 2)

这阵话音落罢,一位衣着华贵的男子迈步走了进来。在他的身边,除了几个侍从之外,还跟着一位手握拂尘的太监。

此男子和太监,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都认识。男子乃是荣王李琬,太监乃是当今圣上面前的红人边令诚。

两人见李琬和边令诚走了进来,自是不敢怠慢,忙一起行礼,口中说道:\"恭迎荣王殿下……\"

李琬笑了笑,摆了摆手,颠颠肚子,毫无客气的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指着封常清问道:\"你,你不就是封常清嘛!本王记得你。上次在父王的宴席之上,本王见过你。怎么?刚从洛阳退下来,也不先歇歇去?径直跑来与仙芝商量计策不成?若是如此,甚好。且将你们的计策说与本王与边公公听听也好嘛。\"

封常清知道荣王李琬为人豁达,不拘小节。因此,待李琬这句话语落罢,他脸上也只是飘过一丝红意,忙说道:“启禀荣王殿下,常清兵败,实乃羞愧。虽然常清现在乃是戴罪之身,但自感皇恩浩荡,卑职只要活着一天,就须为大唐黎民尽一分力,不敢懈怠。”

李琬点了点头,看了看高仙芝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乃国家多事之秋也。本王素问你俩人交情甚笃,你二人须更加紧密配合,击退叛军才是当前之首要大事啊!”

高仙芝又对李琬行了一礼,道:“卑职刚才与常清讨论了一番战事,现禀于荣王殿下,边监军知晓:贼军势大,我军羸弱,陕郡周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卑职恳请荣王禀奏圣上,能否将我几万大军撤退至潼关一线布防。那里城高坚固,我军可以依险固守。若在潼关遏制住叛军的攻势,待各路援军一到,然后再打破叛军,乃是水到渠成之事啊。”

李琬听罢,脸上的笑容顿时如同凝固了一般,沉默了下来。“撤军固守潼关”,若是放到当今圣上面前,这属于什么?这就是怯战,是逃跑!一旦龙颜大怒,是要杀头的大罪!这个难道身为唐军副帅的高仙芝不懂这个道理么?

李琬想罢却还未开口,却见坐在一旁的良久的边令诚却是冷哼了一声,一挥拂尘,道:“大胆高仙芝,你竟然敢口出悖逆之言,该当何罪?”

这一句话顿时将高仙芝说的面红耳赤起来。边令诚是皇上的红人,曾经与高仙芝打过好几次交道。此人擅长钻营拍马对战事却是一窍不通,但就是这样一个阉人,却总被李隆基派到高仙芝军中作为监军。

高仙芝数次出征,边令诚总在高仙芝旁侧指手画脚,引的俩人关系很是紧张。

此次边令诚又被派往军中做高仙芝的监军,听到高仙芝有此言语,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李琬知晓高、边俩人有此过节,待边令诚言语落罢,忙起了身打着圆场,道:“边公公,此话也不能如此讲嘛。仙芝只不过说了他自己的一些见解而已,算不上什么大罪吧。你看,你我在战事上都是门外汉,现在战事正在紧要关头,多听听意见总归无错嘛。”

边令诚听完李琬的话,斜眼看了看高仙芝,心中仍是一百个不服气,口中辩道:“荣王殿下的话自然有道理,不过在陕郡一带阻击叛军,乃是圣上口谕,若是……”

李琬见边令诚拿皇上来压自己,心中顿时也是一百个不痛快,轻哼一声道:“边公公,你可要明白,皇上派我李琬到此却是做的是元帅,而你是监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不懂么?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