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此前已经学过(1 / 2)

六月,盛夏的序幕缓缓拉开。

此时,晏殊已经教了赵昕有半个月了。

紫宸殿殿门一侧的阁楼。

微风拂动,轻轻地吹起阁楼四周的帘幕。

而赵昕,也是背靠自己的老师,躺在他老师的怀里。

然后拿着一本《孟子》,让他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给他念。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此时赵昕便会再重复一遍。

“孟子对曰:‘有……’”

等所有都重复了一遍后。

赵昕便会自己再念一遍。

当然!

也就是随便看看。

这《孟子》虽然有人物的对话,但是,孟子离现如今,都怕是已有千年,这说话方式,也已经完全不同了。

所以……

除了这样读读《孟子》,接下来赵昕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学习如何像正常人那般说话,否则,到时候自己说出来,一股子的千年前的孟子的画风,那可就要不得了。

赵昕便又指着齐宣王几个字。

晏殊便张口就来道:“齐宣王,就是战国时,田齐的第五位国君。”

赵昕便让他拿笔,把他刚刚说过的这句话给写下来。

也是花了赵昕半个月,才逐渐发展到了这一步。

晏殊便很自然,也不觉得有什么奇异地,便把他方才所说过的这句话给写了下来。

之后……

赵昕就会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一遍,然后歪着脑袋,从下往上地斜着看着他。

晏殊便回道:“寿国公真聪明!我只念了一遍,你就记住了。”

赵昕又让晏殊把他说的这句话给写下来。

等晏殊写完,赵昕便看着晏殊写下来的字道:“真聪明!只念了一遍,就记住了。”

而且……

一边这样说的同时,一边,又重新抄写了一遍。

以便于加强记忆。

这样的学习的日子,是苦闷的。

不过没办法!

赵昕也只能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学了。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

此时……

赵昕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知识储备了。

但他还是不敢太过于连贯地说话。

主要是……

如果他那样说的话,会不会过于骇人?

总之……

就是超过五个字的句子,赵昕都不得不深思,先想一想,这句话是不是一个像是他这样的人,能够说得出来。

至于说面对他的老师嘛……

其实赵昕也有悄悄地观察他的老师。

感觉……

是个很温文尔雅的人。

面对他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重话。

当然!

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毕竟是寿国公。

赵昕也是纳了闷,他爹爹居然会给他起一个这么难听的国公的名字。

寿国公,感觉一下子就被叫老了八十岁。

一开始不懂寿国公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赵昕就觉得,这寿的这个发音,有点不太正常。

果然!

当他让他的老师,把自己的名称给写下来后,他直接就醉了!

以至于赵昕都不由得觉得,他爹爹是不是没文化。

不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