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连山归藏6(1 / 2)

老头如此大惊小怪,九叔还以为里面有什么了不得的大宝贝呢。

于是他忍不住问道:“大叔这里面放的到底是什么?”

老头子轻轻地抚摸古木盒,不时在上面敲敲打打,耳朵凑到跟前细细聆听,舒展的眉头变得紧皱,过了好一会他终于回过神来。

歪着头撇眼看向九叔一脸狐疑地问道:“小子你这凤凰云纹木盒从那里搞来的。”

九叔一脸无辜地说道:“家传的。”

那老头笑眯眯的看着九叔继续说到:“小子,你姓什么。”

九叔脸侧到右边抱拳作辑道:“林凤九。”老头见这小子,把脸侧到右边,明白了他不愿意说明来历,也就不在点破了。

于是说道:“小子,你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吗?”

九叔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老头又继续说道:“易经有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如今只剩下周易了。你知道你手上的木盒意味着什么吗?”

九叔继续摇摇头。老头见此不由地叹息摇头,随后又说道:“夏朝创立后,人们为了更方便传播易经,写了一本书叫《连山易》,著成时有八万字,商朝时伏羲部落衰败,为了不失传,允许部落里面的女子学习占卜之术,有女子外嫁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个木匣子,里面会带上占卜用的器具和文书,称之为《归藏》。归有女子出嫁之意,所以你知道你这个木盒的价值了吧?”

九叔闻言说道:“那这个木盒中放的难道就是失传了上千年的三易之一《归藏》吗?”

老头眼含热泪,满脸激动地继续说道:“很有可能,这个木盒用的是我墨家机关术,没想到过了一千多年居然在你小子手上重见天日。”

九叔闻言心中不由感叹:“这还真凑巧了,不会是刨了他家祖女婿的坟吧。”

看着这老头一脸怀疑地表情,九叔只好谄媚地恭维道:“大叔,这么说你是那个擅长机关术的墨家后代,不愧是名门之后,难怪能开这么大一个锁匠铺。这就赶巧了,听您这么说,这个盒子是以前商朝女子陪嫁的匣子,说不定我们几千年前还是一家人呢。”

老头也没往地下想,这上千年的东西,埋地下那还不烂了,闻言也觉得言之有理,于是稍微放松了对九叔的芥蒂。

老头拿起木盒把九叔晾在旁边,独自研究这个盒子该如何下手。

半个时辰后老头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漏出几颗大黄牙呲笑道:“嘿嘿,这个盒子上的机关是按照九宫排列的,《术数记遗》中记载,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只见他上下其手,在木盒前后左右推动了数下,忽听闻眼前的木盒中发出了咔哒的声音随后缓缓打开,中间一张特制羊皮帛书呈现两人眼前。

老头拿起这份保存了两千多年的帛书,打开来看最边上用大篆写着四个字,《连山归藏》。

两人都互相对望了一眼,老头疑惑道:“不是《连山易》或者《归藏易》吗?这是哪位先师前贤居然把《连山》和《归藏》整合在一起了,真是大手笔啊。”

九叔暗自道:“利仓宗师这本《连山归藏》居然没传承下来,应该是他晚年所著,还未来的及传播,就已经驾鹤仙去。可惜,可悲,可叹,不然在历史上必要留下更浓重的一笔色彩。”

老头越看这《连山归藏》越是喜欢,满眼冒着金星,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小子,你锁城叔这辈子啥都见过,这本帛书我是真没见过,给你小子一千块钱,给我临摹一副好不?”

这些失传的书籍,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对不认识的人来说,就是废纸。这本帛书是两千年前的物品,其价值不可估量。

一千块钱那时候可以起一栋楼了,不过九叔也是性情中人,见着老头着实喜欢,便说道:“锁叔钱就不用了,还是你帮我打开这个盒子的,您喜欢就拿去照抄就行了,客气什么。” 老头子见这小子这么上道,心里顿时美开了花,笑着说道:“这么多字,恐怕要抄录两天,去旅店给你开间上房,你在这歇息两天,赶明儿要我闺女领你去长沙城玩玩成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