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见孙传庭、卢象升46(1 / 2)

朱由校在乾清宫召见的两个文臣,一个是有着网络传闻,传庭死大明亡,有着明末定海神针的孙传庭。

另一个自然是被崇祯监军高起潜见死不救的活阎罗卢象升。

上次朝会的时候朱由校就命令北直隶所有大小官员,写一篇关于陕西流民暴乱的策略。

为的就是将两人挖掘出来,两人也没让他失望,都写了一篇他认可的策略。

大多数官员的策略朱由校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写的都是什么垃圾玩意。

不是让调动边军镇压,就是让陕西所有商旅全部禁行,阻止流民来回流窜,反正没一个让他看着顺眼的。

孙传庭和卢象升建议差不多都是让流民服徭役,工部派人去陕西开挖水渠、疏通河道,大量开挖水塘存积雨水。

利用徭役朝廷出粮,百姓出力,确保百姓不会饿死,也不会到处流窜,更是为秋耕做好打算,保证百姓明年田地里有收成。

对于镇压暴乱一事一字不提。

两人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除非他们被放在军政的位置!

朱由校穿越过来没有从一开始就重用两人,是因为那会还没想好怎么安置两人。

后来决定对陕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干脆把两人调到陕西去。

孙传庭有统帅之姿,正史上在陕西操练的秦军多次击退反叛军。

卢象升更是军中战神,组建的天雄军可以和建奴骑兵硬刚。

等陕西那边清洗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就可以把两人安排过去了。

此时乾清宫里,孙传庭和卢象升双手跪在朱由校的玉案前。

“两位爱卿平身,谭敬赐座!”

“臣等谢陛下!”

两人也没矫情,皇帝赐座那就坐呗,以前也没面圣过,想着皇帝赐座就要乖乖坐下吧。

两人行礼后朱由校打量了一下两人,孙传庭已经34岁,整个人看起来有点瘦弱,卢象升今年27岁,正值壮年,体格宽大,看起来很壮实。

只是看身高,怕是有一米九,怪不得练功的时候使用的大刀重达130多斤。

“两位爱卿对陕西旱灾的处置策略朕看过了,两位的想法倒是和朕如出一辙。

策略中两位爱卿并没有提出怎么镇压那些暴乱的流民。

朕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陛下臣乃地方文官,不应该插手军务,所以策略中并没提及如何镇压暴民。

臣来京城的路上已经听闻陛下从南方调兵前往陕西,臣相信流民暴乱就可以镇压。

只是陕西多年干旱,臣虽未去过陕西,也能想到那边的百姓苦不堪言。

不到非不得已,百姓是不会对朝廷的命官动手。

臣以为镇压只是一时的,更重要的是让陕西百姓尽快恢复耕种。

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百姓暴乱。”

孙传庭直接站起来正色说道。

“爱卿言之有理,坐吧!”

“谢陛下。”

“卢爱卿,你呢?对于镇压流民一事怎么看?”

朱由校说着看向卢象升。

“回陛下,臣读史书,自古有流民造反都是因为百姓填不饱肚子,到了易子而食,吃观音土的地步。

那些流民从骨子里都只是普通百姓,只要有口吃的,没人愿意造反。

朝廷已经下拨580万两用以南下购粮,支援陕西,臣以为只要朝廷及时下发粮食,那些暴民就会自行瓦解。

只是那些带头闹事的还需要严惩,那些带头的一旦尝到权利的甜头,就不会那么轻易放弃。

朝廷平叛应该多带点粮食,以瓦解暴民内部为主。

只要能瓦解分散一部分流民,剩下的那些暴民就不足为患。 陛下为陕西免赋三年,但是很多百姓根本等不到三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