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董卓走了129(1 / 2)

看董卓闭门不出,一众诸侯一时间也没有了办法,虽说现在有了压制吕布的武将,可虎牢关易守难攻,再加上董卓亲自坐镇,其麾下更是有数十万大军,想要攻破虎牢关谈何容易。

然而一众诸侯没想到的是,此时董卓已经不在虎牢关,而是于昨日傍晚便已经回到了洛阳,正在准备迁都。

皇宫大殿上,听到董卓要迁都,一众文武大臣都纷纷反对,迁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迁都事大,难度丝毫不亚于换皇帝。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历经百年经营,宫殿苑囿、官寺府库,洛阳凝结了几代人的智慧与汗水,作为帝都,洛阳早已为天下共知,这里汇聚了四方财富,人文荟萃,公卿贵戚室邸相望,洛阳的繁华与富庶,令天下神往。

还有就是对于董卓要迁都,公卿百官的家都在洛阳,谁想走?谁又愿意走!长安早已废弃多年,根本无法与繁华的洛阳相比,长安又毗邻凉州,是董卓的大本营,真要去了那里,那朝中文武百官可就算是董卓案板上的鱼肉,董卓想要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无奈董卓只好召集文武百官,亲自讲述迁都的好处,大谈迁都应合石包谶,必将有利国家。董卓讲了半天,唾沫横飞,口干舌燥。但董卓发现,下面一点反应都没有,百官一个个像木头一样立在那,全都低头,沉默不语,沉默是无声的反抗。

这可把董卓气的够呛,刚想要斩杀几人平息胸中怒火,可一想到李儒的告诫,知道现在还不是和文武百官彻底闹翻的时候,只得压下心中的怒火。

看着怒火中烧的董卓,身为三公之一的杨彪知道,自己作为三公之一,如果不说些什么,今日之事很难善了,不知有几人能走出这大殿,只得硬着头皮出列说道。

“相国,迁都改制,关乎天下安危,应谨慎从事。殷商盘庚迁都,引发民众不满,昔日关中被赤眉焚毁,已是一片废墟,本朝自光武帝定都洛阳已有百年,百姓世代居此,安居乐业,现在突然让他们背井离乡,恐百姓骚动,更加之宗庙社稷都在此。迁都,一切均需重建,耗费巨大,国库空虚,恐难承受。石包谶乃妖妄之书,决不可信,还请相国三思”。

对于杨彪,董卓是尊重的,杨彪此人不像四世三公的袁家门下弟子遍及整个朝堂,而是懂得韬光养晦,从不拉帮结派,在士林中也是好评一片,所以一上台就提拔了杨彪为太尉,此时听到杨彪发言,董卓也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怒火,心平气和的对杨彪说道。

“哎,太尉这话说错了,关中土地肥沃,地势险要,当年高祖刘邦据关中而后东向定天下。至于房屋殿舍,陇右盛产上好木材,杜陵有当年汉武帝留下的砖窑可烧制砖瓦。布衣百姓愚昧无知,以大兵驱之,谁敢不从”。

见董卓还是一意孤行,心态良好的杨彪此时也急了,开口道。

“相国,安土重迁,人之常情,安天下难,而令天下骚动,却只需一纸诏书。还请相国从长计议”。

董卓听到杨彪这话,好不容易压制的怒火又上来了,杨彪如此说,这不是明摆着说自己迁都是错的。

董卓的脸晴转多云,阴沉似水,手摸向身上的佩剑,怒目圆睁,黑着脸冷冷地看向杨彪说道。

“你想阻挠国家大计吗”。

被董卓这一恐吓,杨彪也不再说话,眼睛不敢再看董卓,他心里清楚,此时的董卓心里动起了杀心,再说下去恐怕自己就要血溅当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