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乱(1 / 2)

宰相府内年过70的老宰相看着年仅九岁的幼子心中忧虑重重,心中不免感叹一声,“留人不留财,留财人难保”。老宰相在宰相的位置上已经呆了30年,这30年里换了七任皇帝。有三岁登基七岁暴毙,有20岁登基21岁的花柳病亡,有围场围猎被熊拍死,有兄弟争权下毒毒死,由南方叛乱亲征战死,有洗澡被宫女勒死。当今皇帝刚上任三年多,看他脸青眼黑的模样,又感觉差不多了。有时候老宰将经常的想,是不是自己克皇帝,只要自己死了或者退下来,皇帝起码就能平安长寿一些。事实上,这不仅是自己一个人的想法,朝堂上以及民间有不少这方面的流言,大街小巷里已经开始有唱这方面的民谣了。“王不长,相长长,相不长时王方长”。这可不是流言这么简单,它代表的是一种民意,也是一种事物发展的趋势。或者换一种说法,他是一种能够引导民意或者引起混乱的预言,也叫“谶语”。

老宰相起于布衣,虽是耕读世家,祖上却五代都是私塾先生。自己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40余岁起担任宰相30年,元配前妻可谓功不可没。她是老宰相的青梅竹马,身份却是前兵部尚书之女。之所以是青梅竹马是因做私塾老师的父亲自幼带着他进入上老尚书的家里教育老尚书的几个子女。老尚书可谓是打了半辈子的仗,曾领一镇之地统帅三军,后调任京师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实则是明升暗降。这些年皇权更替频繁,京师不稳,九镇蠢蠢欲动。10年前,纪、宋两镇发生叛乱,其余七镇观望不动,刚登基半年的皇帝不得己率皇家老营、京师防卫军、御林军、民团军共二十四万人御驾亲征,谁想竟战死。老宰相每当想起,在心中一阵作痛。那个清爽明朗的年轻人,真的有可能成为一代明主啊,甚至是一代雄主。三军出发之时,皇帝身穿盔甲,看向自己,“宰相,我去了,剩下的交给你了”。“啊呀”一声,老宰相眼前一黑,心中一阵绞痛,“陛下,臣,老了……”。

不得不说,皇族虽然私底下淫乱不堪,却并非平庸无能之辈。恰恰相反,在国家大事和朝堂大局上,把握得非常精准。在民生经济和边防防御上也是步步为营,外交策略也是软硬兼施。唉!奈何都是短命的主。难不成是因为过于勤奋太劳累的缘故?你看看当前圣上的那副模样,这才三年啊,以前可是一名骑射围猎的好手。

老宰相共有四子二女。前妻元配生有一子一女,其余三子一女皆妾室所生。嫡长子元郎现任民团军主事,元配所生,所生一女早已嫁富商为妻。10年前御驾亲征之时正是老宰相吩咐其子元郎散尽了家产组织了八万民团军,后一直任民团军主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当初的民团军已经有8万人扩展至20万人,其训练装备并不比正规军差多少,已经成了拱卫京师和震慑九镇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让所有人忌惮的地方,元朗是已故枪王的二弟子,其师兄弟大都在民团军任事,大师兄已经被评为新一代枪王并主持猎谷围场。自从20多年前那位皇帝被熊拍死,已经很多年没有人主持猎谷了。猎谷是一个危险的地方,猎谷之后就是十万大山,一个有无尽宝藏财富和陷阱危险的地方。经常有艺高胆大的人进入十万大山去搏一个翻身的机会,每年有都有不少的商会与家族组织的商队去十万大山里做生意,也有不少一去不回。之所以请新一代枪王去坐镇主持,就是因为发现了猎谷之内的野兽飞禽近两年来非常的躁动不安。难不成十万大山里发生了什么事?可别引起兽潮啊!

不管怎么说,“其子能者其父安,其父安者其家实”,这也是这么多年老宰相能够安居朝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当前老宰相却非常忧虑,包括朝堂上的,也包括家里的。看着眼前这个9岁的幼子,心头的忧虑更加的重了。

“元隐,你哥呢?”

“在学堂呢,爹。”

“你姐呢?”

“又在后面舞枪弄棒。爹,她老打我。”

“打你?疼吗?”

“疼。”

“打就打吧!疼就疼点吧!来,爹这有糖,吃了就不疼了。”

“?……这糖真甜。”

“去把你娘叫来。”

“好的,爹。”

看着远去的幼子,老宰相眼底蒙上了一层阴霾。原配在世之时,老宰相并未纳妾。过世之后却连续纳了三妾,因此二子与长子年龄相差二十余岁,如今也不过是二十多。其母原本是府里的一个丫鬟,一直照顾老爷的起居。原配过世之时其年龄也近三十,问其有没有相好的,愿不愿意出府。回答没有,也不愿出府。老宰相见其容貌俏丽乖巧懂事,就把她收了,后生一子,母凭子贵,相府里大多是其在主事。虽无原配的雷厉风行,却也颇贤慧。但这次让幼子叫的却不是她,而是幼子的亲娘。这是个大麻烦,足以灭九族的大麻烦。从名义上来说,剩下的三子、幼子、二女都是这个妾所生,但只有幼子是老宰相亲生的。老宰相慢慢闭上了眼,心想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但为什么偏偏就让自己给摊上了。

“老爷,您找我?”老宰相睁开眼,只见一名端庄贵气的素服中年女子站在自己面前福了一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