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韩梅香有一颗闪光的心(1 / 2)

韩梅香,男,1968年1月10日生于广水市应山城,曾用笔名:韩梅香,韩梅兵,韩笑,石上船,韩冰,浅滩卧龙,作家IUVJ1C、J2C,J3C,J4C等,广水市作协,随州地区作协,HUB省中华诗词学会,SZ市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30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外几十家报刊杂志,以及HUB省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作品数千篇首,也多部长篇小说在官方网站连载。2021年度出版的诗集《绽放》被【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收藏。

韩梅香,从读初中一年级在《初中生语文报》发表作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至于2023年仍然笔耕不掇。

韩梅香的散文集《灵魂的翅膀》是他公开出版第3部,独立创作出版的第2部作品集,该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印10000册,精装面世。

《每到过年想外婆》《怀念外公》是作家韩梅香以事件真实性,题材广泛性,批判及时性,空间开放性,地点变动性,弘扬概述式,人物摘要式,场景描写式,情节引语式,结论提问式,充分发挥文学创作张驰有度性的擅长篇章。

逆风中行走的《表姐,也许让人感觉荤话连篇,而口无遮拦的《五爷》在尊重历史和现实事实的基础上将人物写得生动鲜活,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看见一棵草在哭》《站在这里,背靠辽阔无垠的天地》《尘土砸破了梦想》《心事凝结成茧的晚上》《醒着,或者睡去,都是一种重生》出卖了作家韩梅香住进他自己为自己设计的小屋,那留恋南粤都市的高楼大厦,那留恋璀璨夺目的霓虹灯和旋转木马小火锅,那留恋过的山车,碰碰卡丁车让人随意而轻松的感觉……独立的他虽然喜欢有钱花,有酒喝,有肉吃,有女人疼的幸福快乐而又自由自在的白领阶层生活,但享受这富足一切的同时,又被乡愁肆意凌迟着……既然命运注定背井离乡,漂泊、跌宕、流浪,加多几次远行又有何妨?

韩梅香不但是多产高产的诗人,还是一个写长篇的《怪癖小说家》,《重读鲁迅》倍感《酒是自家醇》酩酊大醉时就用《赤脚,在社会大染缸里浸泡着美好》。累了,就用《诗稿当枕正堪眠》,醒来不忘追寻《流星划过,天空留下哭过的泪痕》,语无伦次抱怨《星星亮起来,真不是时候》。

韩梅香,身为《广水客,最最念旧》,听着《夕照村里的乌鸦》在头顶上空飞过起啼过来,逃避《旷世未有的恋爱》,知道人一旦满足了来自爱情公寓光晕效应,那么《爱,在桃色事件里越陷越深》,而且,《并非每个失恋者,都能变成向日葵》。

韩梅香《独坐倚窗,心拔凉拔凉》的,更不敢在纸上畅《谈遗孀问题》与《当代城市青年结婚费用小议》,因为《现代时髦也会引起病》

韩梅香,平日里沉默寡言想,性格内向,一向又不善于溜须拍马,一直如同一片不能归根的落叶《独舞岭南》,平凡归于平淡,从不借机非凡。他在吉林省上营当过2.5年武警,复原后又在大悟县城搜集大将徐海东的素材,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报社主编,那领导欣赏韩梅香的文笔和为人,把他招聘到自己的单位当校对员。几日后,就晋升韩梅香当文艺版责编。机遇到了,韩梅香就拼命工作,并接连在《湖北教育》《伴侣》《知音》《芒种》以及《珠江》(GD省刊)杂志和HUB省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不少质量不差的文章,令同事刮目相看,连续数月收到全国各地读者来信。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收到来信200多封,装满了几大红木箱。同年10月,韩梅香被《潭江文艺》月刊,特聘为该月刊《女人街》专栏作家,既写文章也画插图。

1994年7月上旬,韩梅香养父王英武从武汉徐家棚建筑工地在建大楼11层吊塔上摔下来,下肢瘫痪卧床不起,负心的养母终于耐不住青春的寂寞和生活困苦的煎熬,在一个夏日黄昏打着包裹,为了她自己日后幸福,跟一个东北籍包工头老汉子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养父因为受不了打击,一个月后,用自己撒出来的尿,拌着毒杀秧苗害虫的六六六粉搅了整瓶安眠药,去了他百年之后才要到的地方——没有贫穷、苦痛、婚姻背叛的天堂。

为了还清养父生前欠下的债,供养2个妹妹的生活,韩梅香辞掉报社工作,深夜还在江岸劳作,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他养了头母猪,白天还要抽时间去集镇卖水果,本是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才子哥,却常年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土蓝布衣服。养父母都狠心撒手人寰而去,却让他一个人承受得那么多压力。那时候,韩梅香活得好累,好苦啊。新学年开始了,懂事的两个妹妹,不愿意不忍心拿着哥哥浸着血和汗的钱去上学,躲在武汉长江大桥洞里偷偷哭。韩梅香找到两个懂事的妹妹,先是给她俩每人煽了2两个耳刮子,然后抱着她俩的头痛哭流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