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302(1 / 2)

李信目光炯炯:“如今各地粮仓出现问题,粮草根本不足,便有今年风调雨顺大获丰收,赋税之后收上来的粮食也不够大军开销,银钱若再短缺,不能收购粮食,粮草不足,与北边一战,前景堪忧啊!”

战事打的什么?人数,粮草!

吃不饱,还打什么账?

林韬看向众人:“我等之前与太子商议过,如今战事还未起,我们还有时间做准备。今日召集众位来,便是为了集思广益,还有一个主意,却还要与众人说一声!”

他眉峰一厉,如刀一样的眼神从众人脸上一一刮过:“太子已然决意,上折奏请整顿贪腐之风,你们在座,要是有那屁股不干净的,最好赶紧擦一擦!”他就那么冷冷坐在那里,眼神环绕众人一圈, “你们既跟随了太子,当记得,你们的脸面,便是太子的脸面,若是有谁,敢下了太子的脸……”

众人神色一凛,都严肃了容颜……

146、

北边草原势力蠢蠢欲动,朝中对于是否会再起战乱一事其实各有纷争,一批文臣固执的认为北方狄族之前已经和谈,定然不会再轻起刀兵——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就好像之前兵败了还提出要和亲要求公主嫁过去的不是北狄似的,反正就一句话,息事宁人!除非对方果然在边关宣战,否则,这些顽固派,是死都不信,才宁静了不到一年的边关,又要起战事了。

这些文臣大多是上了年纪满腹学问的大儒老臣,甭管他们是不是真心这么想还是出于别的什么考虑,他们这么坚持着,却叫朝里那些心急火燎上奏请皇帝赶紧备战的武将们急得不行。

除却战乱年代,各朝各代,都是重文轻武,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对读书人,文臣,武官嘴里撇得厉害,回头教育子孙,却也希望家里能出个读书种子,官场里,又最讲究的是资历,这些老人文臣一坚持,便是圣人,也不好贸然反驳。

可武将到底比文臣明白战争的事,这些文人,在和平地带呆久了,根本不知道那战场上的残酷,武将们却都是晓得的,这北边要真是只是动一动那还好,若真存了心思要打,自己这边不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不定就是一城一镇的百姓得遭殃,等到那血流成河,这些文人再来后悔,又有什么用?

因此,最近朝堂罕见的武官跟那些个德高望重的老臣给杠上了,双方各执一词,为着到底是不是该备战吵得是不可开交。

其实,哪是那些文臣不知道事态紧急,战事要紧,哪是他们不愿意备战,要是可以,这些向来坚持国之颜面的文臣,恨不能叫那些敢对朝廷有半点不敬的夷族好好知道知道朝廷的厉害才好——可实在是,国库空虚,根本撑不起一场战事了。

武官不直接参与地方行政事物,所以根本不知道,早几年天灾较多,不是这边干了就是那边涝了,朝廷不但不能收上赋税,相反还要从国库里拨粮拨钱出去,这两年虽然好了些,可前头北边的战事还在打,各地赋税收上来,也不过是填补下漏洞,根本顶不了事。之前还有皇帝许诺的减赋不加赋,各地开支……朝廷里现在,真的是没钱了。 户部就那么点银子,要都拿出来,那边再要旱了涝了水坝决堤流民作乱……朝廷非得抓瞎了不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