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边荒镇压(1 / 2)

日子在李重山不间断的外出下山,在江澈重复着每日的过往中度过。

一晃眼,两个月时间悄然过去,离清徽回来的日子,也就剩不下几天。

相应的,李重山开始几日还会回道观休息,这临近几日倒是日日不回,就怕清徽回来之后,再也不能下山游玩。

今日,立秋。

天气似乎一瞬间变了不少,山林中的树叶也在恍惚间,从翠绿变成了金黄。

江澈照旧在吃完晚饭后,手捧着《道经》,来到当时突破第一玄的地方,也就是那片竹林。

自从突破至第一玄后,本命字的修行也就愈发的顺利,如今已经开始本命字的温养,接下来就到了该把本命字“形”继续凝聚的时候了。

诵读《道经》温养本命字时,那字便在吸收天地灵气用以凝聚,可诵读声只要一停下,那字便会停止凝聚,如此江澈只能日日诵读,只盼快速完成本命字“形”的凝聚。

故而,在李重山继续留恋红尘,忘乎所以之时,江澈依旧保持本心,潜心修炼。

月明星稀,夜风渐起。

少年诵读声随着竹叶的飒飒声,两者交相映和。

最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或许是夜间的风不忍少年在此独自受冷,风吹树叶声渐渐稀落,少年的诵读声随之渐低。

“凝聚的的有点慢啊。”江澈有些懊丧。

“明明读道经时,天地灵气与自身本命字气息相合的很好,可就是凝聚不到位。”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我温养不到位吗?”

“不应该啊,本命字的架构已经被温养的显示出来,在这般合自然灵气的场景下,应该能稳固下来。”

“可怎么感觉在隐隐约约间不是很牢固。”

少年思绪繁杂,惆怅之色跃于脸上,片刻之间清秀的脸庞上,蹙眉、抿嘴。

不过只是过了一会儿,少年复又恢复原状。他深知修行之事不可强求,尤其是道家修行更要注重顺应自然。

江澈明白这些道理,惆怅是一时的,更多的是要调整好心情,以万物不扰于心的状态面对万事万物。

“天色这么晚了,不知道师傅回不回来。罢了,先回去休息,明天继续。”江澈独自低喃了一声,旋即抬起脚步,回到道观中。

……

山脚下,李重山带着浑身的酒气,本想就此回道观,可是看了看自己被扯烂的道衣,还有面容上的几道似是被女子抓破的划痕,想了想,还是没有回去。

“唉,这世道啊,人心不古。”

李重上随便躺在一边的草垛上,心中满怀感慨,从城里春怡园的绵软大床到如今的天窗地被的情景,落差有点大,只因都是钱财的缘由。

李重山往日的金银收入,大多是替人算命做法事之类,这也符合平常百姓对道家的浅薄认识,一般身披道袍,就会被人当成是可以做这些杂乱法事。

只是,道家体系庞大,法事之类的只是其中的偏门而已,既然被叫做偏门,那就意味着这门学问不是很重要,学的人自然也少。

而李重山也只是略懂皮毛,对这些不感兴趣,至于如何替人算命,不过七分唬人,三分经验罢了。

更何况清徽对李重山的功课是极为看重的,让他学习的都是道家正统学问,其他一概学问,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是一刀切。

所以哪怕现在李重山已是通经者,放到外面,至少能讲学解经,再不济也能被达官贵人供养在家,作为学士。

这样钱财之事,自然是小事。再不济,运用通经者的术法,弄些金银财宝也容易至极。

只是,李重山信奉的是,道亦有道,既然修行入道门了,就要遵守其中的规矩,一因一果皆有清算,冥冥之中自有天道丈量着天下一切的不公,因此于自身他洒脱无妨,于他人是谨言慎行。

只不过想起前几日有钱时,那春怡园的小娘子千般娇柔,没想到一发现他没钱,变脸速度,真是叹为观止。

“果然,金钱能看清人心啊。”

双手枕于额头前,嘴角衔一根草,正卧着的李重山,双眼望着天上的明月,一时感慨不已。

“算日子,那老家伙快回来了吧。”

一想到这个不好的消息,李重山就一脸郁闷,逍遥的日子就快到头了。

“也不知,老家伙干什么去了,只说要去荒边的界碑看看,不知道捣弄些什么东西,整天神神秘秘的。”

夜风吹起,李重山的酒也醒了不少,野外独自一人,各种回忆也是涌上心头。

“还是中洲舒服,唉,不知道抽了什么风,跟着老家伙跑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等澈儿大一点,就带他回中洲,享受享受。”

“中洲的小娘子也比这边的白皙。”

“玩的花样也比这的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