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老兵(1 / 2)

这日,张安正拜见一残疾老兵,这人姓段。段本不是他的原姓,可他出生低贱生来就没有名字,周围的人都喊他小石头,因为他的命很硬,那些跟他相似遭遇的孩子差不多都死了。后来凉州叛乱不已,朝廷征兵,他无亲无故就被拉了壮丁,谁都不认为他能活下来,包括他自己。可天命无常,就喜欢在你绝望的时候给你点希望,这次他的将军是段颎。

他是165年入伍的,这年是段颎第二次重新上任负责凉州的羌人叛乱,这时候凉州经过前几任官吏的压榨导致叛乱四起,整个州郡几乎沦陷。段颎到任后先是整顿兵马,裁汰老弱。他把主力都调整成披甲持兵的精锐,其他人转成辅兵。小石头就这么幸运的成了后勤的运输人员,虽然很辛苦,但好在不用去前线送命。这么厮混了3年他也从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士兵,听的懂军令,会使用武器,会一些招式和配合,有了杀人的勇气。

168年,小石头被调成正式士兵,跟着段颎等一万多人携带十五天的粮草,远征直奔羌人心腹,大战于逢义山。羌胡人多势众,许多人都不敢打。但段颎丝毫不惧,沉着指挥命令摆好阵势。前三排长抢手,后面是强弩弓箭兵,两翼是骑兵。和众人说:“现在离家有千里之远,不战则死。”然后身先士卒发起进攻最终大获全胜。

之后的两年段颎统兵追亡逐北,几乎无日不战,打的羌胡零落星散,最终消灭了东羌胡和西羌胡的叛乱。胜利是辉煌的,不过代价就是小石头左手少了三根手指,左腿被断筋成了瘸子,身体落下了一堆小毛病。后来段颎功成名就入朝高升,他们这些不能战的老兵就被收了装备打发回了原籍。回到故乡他已经不再年幼,就给自己取名姓段,叫做段石头,这年他22岁。后来在一家大户帮活混口饭吃。前几年天下大旱又有蝗灾,他就失了生计四处流浪最终被大树里收容。

“段君,请问当初段侯是如何训练士卒?”张安问道。

段石头闻言陷入了回忆:“段侯武艺非凡,弓马娴熟,是神人也。”接着道:“段侯喜欢勇士,他会亲自和那些杀敌最多的人交谈,奖赏他们。”

张安闻言暗道,这就是体恤士卒,以身作则了。不过他并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接着问道:“你们队伍平时都是怎么训练的呢?”

段石头说道:“平时让我等自己练习刀枪,会定期让我们比试,有时会让我们穿着甲胄兵器奔走,有时候让我们互相比赛摔跤,做好的人都会有奖赏。”

张安闻言恍然,这些和他前世军训的内容大同小异,主要锻炼士卒的武器使用,耐力和技巧。他心下明白从春秋战国之时很多东西古人就已经研究透彻,万变不离其宗,差别只是技艺和装备更新。

接下来张安又问一下军队的编制和配置。基本上是承袭秦制,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为一屯,五百人为一曲设军侯统领,再往上就是校尉了,正常是统领二曲一千人,遇到战乱会扩充兵力。再上面就是各种将军了比如中郎将,杂号将军,四征四镇,大将军,车骑骠骑,卫将军等。

“不知段君可懂骑射?”张安接着问道。

段石头闻言很是诧异,他见张安年龄不大,说话却很有条理。本来以为他是孩子气好奇,耐下性子和他说说解闷,谁知这人越问越多,越问越深奥。当下不由仔细打量一番张安,见他身形偏瘦、皮肤黝黑,样貌普通。只是双目明亮,神态沉稳自信。他暗道到这人是那张大叶的儿子,听说他家的两个兄弟都在钟氏读过书,老二学业尤其不错,被那教书先生很是看重。想到这里他打起精神道:“骑术在边郡那时必备的技能,几乎每个将士都会的,你如果想学我愿意教你。”

张安摇了摇头道:“现在马匹越来越贵了,我这辈子还没摸过马呢~将有机会再向段君请教。那你的射术如何?”

段石头叹道:“骑射甚难,即使在军中也只有一些少数的勇士擅长,那些人都是自小就勤学苦练良家子弟,我并不擅长。”

张安明白这个时代的骑兵都是单边马镫,马鞍的技术也不完善,只有骑术特别好的人才能骑射,大多人数连纵马奔驰都做不好。现在的汉帝国边郡精锐骑兵是有马甲的,属于半装具骑兵,武器用的是长矛,骑士的甲胄也是铁制的玄铁甲,能保护好士卒的头和上半身。俗话说‘一汉当五胡‘就是因为装备的差距,此时的异族大多还没有普及铁器,在巨大装备差距和组织力度及士气的影响下,步战一当十也不再话下。

这也是为何汉帝国不禁止百姓携带刀剑,但是私藏甲胄和弩就是重罪。

晚上张安找到张大叶说了今天和段石头的交谈。

“阿翁,段君这人诚实干练,拥有丰富的行伍经验。如今天下将乱,我大树里组织众人当勤习武备,以求乱世保身。”

张大叶:“阿安,所言甚是,依你看这事该如何操办?”

“可以在村中挑选青壮,以阿翁作为统领。再请段君来安排训练,如此数年之后或可成军。”张安道。

父子俩人说定后商议了些细节,就开始实行。张大叶先是跟族老张公商议好此事,然后召集了大树里的人员对他们宣布村子将要组织团练自保。

首先是自愿原则,参加训练这事不做强求。然后是训练伙食由村子统一负责,每周训练一天,当天管三顿饭,会有肉菜。由张大叶当队长,段石头做教头。

张大叶宣布完后,众人纷纷踊跃参加,只因那天能管饭。这时候的大树村大概有600户,因为这些年的天灾人祸频繁,很多家庭都有减员,人数大概有1300多人。按照40人养一个士兵,那大树里可以征兵30人,但此时是偶尔训练每周就一次,并不是脱产,就可以多招些人,最终商议挑选100人。平时正常劳作,每周花一天统一训练,如果遇到危险就由他们来保卫村子。

这百人以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因为张安知道历史,此时距离黄巾起义还有6年。他们和段石头说好,刚开始的训练内容以简单的列队,前进,后退为主,且并教授一些基本的金鼓和令旗等号令的含义。

这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在大树里的广场上,参加集训的人零零散散的聚在周边,张安和张大叶与段石头三人站在一起商议。眼看人都到了张大叶问道:“段君,你看我等要多久才能训练出成果?”

段石头看了看众人说道:“半年敢战,两年能战”

张安听了这话暗自点头,段石头说的很是稳妥。他说道:“段君,我等之前都是平民,没有接触过行伍,可能会多有冒犯事,请你多多包涵不要见外。”

段石头闻言点点头道:“无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