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地相融,重嶂不移(1 / 2)

申猴峰上山路崎岖,到处怪石嶙峋。

他们在狭长的山道上前行了一段时间,面前突然出现一座道观。

道观的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建筑风格不仅美轮美奂,更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

他们沿着石阶而上,感受着道观带来的古朴优雅的韵味,有一种来自远古的智慧与大道至简的哲学观念回荡在二人的心间,使人心境宁静而澄明。

他们来到正殿,遇到一个扫地的小道士,萧乐安上前询问申承恩前辈所在。

小道士回了一礼,用手指向一条正殿旁边幽僻的小路,开口道:“你们沿着这条路走,分叉的时候再右转,然后直达后山,就能看到承恩道长。”

二人谢过小道士,按他指的道路前行了十余分钟,总算来到了后山上一片空地。

空地的边上有一块巨石,巨石上盘坐着一名身材略显单薄的道士,一身洁白的道袍好似淤泥中的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随着二人越走越近,道士一直紧闭着双眼,端详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是山中的老松,任凭风雨无阻,深深地扎根在这块巨石之上。

萧乐安走到巨石前方,微微鞠躬,尊敬地问道:“请问您是否就是申承恩老前辈?”

老者未曾言语,但轻轻地点头示意。

萧乐安接着问:“请问如何才能通过申猴峰的考验?”

申承恩从始至终都未曾睁开过眼睛,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座下的这块巨石就是通往酉鸡峰的传送阵,无论你用什么办法,让我离开这块刻画着传送阵的石头,便可在酉时前往酉鸡峰。”

萧乐安看着申承恩略显单薄的身体,心中惊疑。

仅仅看面相,申承恩也就是50来岁的中年人模样,可是身体并不健硕,虽然还不至于说骨瘦嶙峋,但身上确实没有什么肌肉。

就这样一个枯瘦的中年大叔,看起来也就一米七八的身高,萧乐安怀疑他全身的重量连100斤都不到。

以萧乐安如今的道行,将元炁灌注周身经络之后,不敢说力钧千斤,但单手随便举起四五百斤的重物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他也没法双手。

可是申承恩竟然说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将他离开就行。

如果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话,那申猴峰的挑战岂不是太过儿戏了一点?

萧乐安只得再次请教道:“请问承恩前辈,确定是无论什么办法都可以吗?”

但是申承恩没有给他任何回应,坐在那里就像是与巨石已经融为一体。

等了半晌见申承恩都没有任何表示,萧乐安只得再次施礼道:“前辈见谅,晚辈得罪了。”

说完,他就踏上了巨石,想要上前架起申承恩的胳膊将他挪开。

这是萧乐安能想到的最简单也是最体面的办法。

可他踏上巨石刚刚走了一步,忽然间从申承恩的身体上爆发出万丈金光,光芒不仅刺眼,还粘稠得如同实体一般,将萧乐安直接推下了巨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