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万命书168(1 / 2)

话说满宠发现了衣带诏,便将董承等人带回了县衙。

刘备与赵云一道带回,被软禁在县衙之中。

虽然不得进出也不得与外人接触,但至少好吃好喝供着,没有一丝不敬之礼。

董承却没有那么幸运。

陛下的衣带诏真假虽然不能考究,但满宠对于董承这个举动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故而审问是逃不走的。

况且,满宠汇报给曹仁之后,曹仁全城搜寻,长水校尉种辑、尚书郎吴硕、偏将王子服三人天还没亮就被拿下。

唯独西凉马腾,在满宠敲开董承府邸大门之时,就溜了出去。

然后又在天亮之时悄无声息地溜出了许昌城。

很快,满宠便将董承的秘密一层层拨开,全部暴露在曹操眼前。

曹操脸上毫无表情,心中却颇为愤怒。

其实在曹操心中,一直自诩乃汉室忠臣,不管做的事产生了何种效果,但他依旧保持着臣心。

这衣带诏让曹操彻底明白,在汉室面前,异姓平天下都是动机不良。

片刻之后,一旁的郭嘉建议:“主公,此事虽令人气愤,但也有三大用处。我建议,将此事以董承为主谋散播出去,一来能让天下人知晓主公与陛下并非两心,二来也震慑天下那些图谋不轨之人,三来也是最关键的,控住刘备需要封锁城门,先前没有好理由,这便是一个好借口。”

曹操一听,心中郁闷之事缓缓化解,笑着对郭嘉说道:“知我者,奉孝也。”

几日后,董承与种辑、马腾等人密谋对曹操不利之事就传遍了整个中原。

曹操对于几人狠辣的处理,也没有人嚼舌根。

不仅是因为曹操拥有着强大的实力,没人愿意强行与其作对,更重要的是曹操许昌越乱,对其他诸侯越有利。

消息传到了下邳城的赵尘耳朵中。

赵尘心想,该发生的事终究要发生,衣带诏在历史上不一定真实存在,但董承的野心是众人可见的。

一旁的陆逊问道:“先生,国丈董承为主谋,很明显与陛下有关,为何曹操居然止口不提陛下之事?”

“这便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赵尘指了指许昌所在的位置,继续说道:“如今陛下的身份对于曹操而言,尚有可用之处,将此事的矛头指向陛下,明显就让曹操自己置于陛下的对立面,那会发生什么情况?”

陆逊思索了片刻,恍然大悟:“先生,若是曹操与陛下对立,曹操曹贼的名声便坐实了,天下诸侯便可群起而攻之,曹操就陷入了被动境地。”

赵尘点了点头:“伯言大有长进。”

解决了董承之事,曹操便开始实施郭嘉的计划。

至于刘备,亏得没有在契约上签字,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刘备参与此事,董承也不敢随意攀咬,刘备在至少在对付曹操这方面还有点用处。

所以刘备等人就被放回了官驿,只是出行有些受阻。

次日,许昌城中忽然刮起一阵风,说是只要刘备留在许昌,许昌城的百姓就能有好的生活。

很多百姓纷纷上街请命,希望陛下能留下刘备,为百姓谋福。

加上原先刘备进城之后纷纷撒钱,那些受过恩惠的百姓很快就加入了请命的队伍当中。

还有听闻徐州富庶之地,百姓年年丰收的。

大街上百姓越聚越多,一路朝着刘备所在的官驿而去。

仅仅片刻功夫,就把官驿团团包围。

护卫匆匆将此事报给了刘备。

刘备颇为惊讶,急忙闻声出面。

门打开的那一刹那,刘备领着赵云都还没有跨出大门,请命的百姓就纷纷下跪。 其中不乏有些年老之人,拄着拐杖,还有年幼刚刚出生的婴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