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设计韦乡278(1 / 2)

话说曹操领二万大军从延津渡河,想要悄悄地取道白马山,夺回济阴郡。</p>

他们岂能料到,这一切行军都在赵尘的监视下。</p>

在白马刚站稳脚跟之时,赵尘便已经安排了太史慈、陈到、赵云等大将领军驻扎了黄河南岸的重点城池,时刻关注曹袁两军动向。</p>

赵尘打一开始就已经想好了三步走的策略,其中第二步之时,曹操必定会领军前来强行渡河,故而曹操此次出兵,面上虽是秘密行动,实际都在赵尘的掌控之中。</p>

赵尘利用白马山的特性,扎扎实实给曹操上了一课。</p>

不仅阻止了曹操前往济阴郡的脚步,也让曹操二万大军损失了近三千人。</p>

曹军将士各个气势低落,灰头土脸。</p>

这么多次与赵尘的交手之中,曹操还没有一次真正的胜利过。</p>

相比之下,赵尘用兵便显得得心应手。</p>

胜败乃兵家常事,表面上看看只有七个字,却实打实蕴含着强大的意志力。</p>

为何很多古代衙役都会惧怕当兵的人,特别是那些从战场上摸爬滚打退役回来的老兵,连正视的勇气都没有。</p>

就像成瞎子,一双错骨手,一把听风刀,一招楼兰斩,横行天下。</p>

不是因为这些人不会做人,让周边的朋友无法亲近,而是老兵身上流露着一股劲,从战场上保留下来的那股杀劲。</p>

从一个新兵要变成老兵就必须经历实打实的战场杀伐,逐渐从面对敌人颤颤巍巍不敢下手,逐渐转变成面对血液飞溅、尸体遍地也丝毫不会退缩半步的老人。</p>

只有经历了战场的残酷与无情,才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将士。</p>

那种心理压力,寻常人根本没法承受。</p>

兵败,意味着多少的将士在一个将军、一个统帅错误的决策下失去了生命。</p>

这不是几条命,是几千条,甚至上万条人命。</p>

而战败的将军、统帅,除了选择坚强外,还得拿起手中的兵器继续战斗。</p>

他心里得承受着多少压力,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那些手下的将士。</p>

这才是所谓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之中蕴含的最强大,也是最困难的道理。</p>

这一点,曹操心里清楚,赵尘心里更清楚。</p>

所以每次赵尘带兵攻略郡县,都不会选择强行攻城,哪怕要耗费众多时日和粮草。</p>

好在毛玠眼看形势不妙,便又一计上心头,说给曹操听。</p>

曹操听了眼前一亮,立刻整顿人马,领军北上。</p>

而此刻的赵尘,心心念念着东面的山阳郡。</p>

那里曾经是袁绍的堂兄,被曹操誉为“长大而能勤学者”的袁遗的地盘。</p>

后来在与袁术的纠结中身亡。</p>

曹操接管山阳郡之后,山阳郡一直平稳发展,并没有出现大风大浪之事。</p>

所以赵尘心中很有把握,十日内定能拿下山阳郡。</p>

正当他刚要起兵,斥候来报,曹操领军北上。</p>

赵尘摊开舆图仔细观察着,心中不免微微一惊。</p> 经历了白马山一战,曹操不仅没有回延津,居然拿还北上。</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