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重生之后的第一桶金到手!7(1 / 2)

三天之后,陈枫搬出了厂区,在附近租了一处房子。</p>

国家发布赎回国库券的通知,是在1988年2月份。</p>

现在是1987年12月,还有两个月。</p>

陈枫倒也不慌。</p>

这一波倒卖国库券,他不止想倒腾天源厂的,整个东洲市还有七八家工厂,他想到时候再去把这七八家工厂的收了。</p>

除了东洲市以外,周围的几个城市的国企工厂的国库券他也收。</p>

这个年代消息不灵通,再加上国家只指定了七个城市可以赎回国库券。</p>

陈枫记得,历史上那位靠两万起家,靠倒腾国库券最后成为百万富翁的杨百万,可是倒腾了大半年,疯狂赚钱。</p>

就是利用地方之间的消息不灵通。</p>

利用这信息差,陈枫至少可以在两个月内疯狂倒腾国库券。</p>

这一次他要搞一票大的,不止步于眼前的东洲市,他要将自己区域领先到全省,甚至是周边的省。</p>

首先就得了解全省有哪些国企,到时候方便接下来的行动。</p>

陈枫开始收集信息,整理资料。</p>

除了吃饭以外,基本不出门,每天他都会买一份报纸,等待国家颁布国库券赎回的通知的到来。</p>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p>

陈枫在何大柱家过完年,已经是一月下旬。</p>

陈枫原来的那间屋子,果然转到了赵得才的名下。</p>

赵得才的小卖部也开起来了,他的老婆专门来帮卖点日用品,香烟之类的,据说一天能赚好几十块钱。</p>

这可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一个月的收入。</p>

陈枫却并不嫉妒,因为他没有一个当厂长的舅舅,这小卖部赵得才开得起来,不意味着他陈枫开得起来。</p>

所以,卖掉这房子,陈枫并不可惜。</p>

他在等他的机会。</p>

二月二日,陈枫照常在书报摊买了一份报纸,随手翻看了一会儿。,</p>

下一秒,他的目光定住了。</p>

在报纸的一个小格子里,有这么一则不起眼的新闻。</p>

中央银行即将放开国库券交易,允许全体国家公民合法买卖国家发行的国库券。</p>

看到这则新闻,陈枫心情激动万分。</p>

这个机会,他等来了。</p>

他将这一份报纸整整齐齐的放到口袋里,赶紧回自己的出租屋内。</p>

在出租屋的床底下,他翻出一个箱子。</p>

箱子里面放了一堆国库券,面值加起足足有四万元。</p>

其中三万六千元,是他以买断工龄还有卖掉房子的一万八元,以面值的50%收的。</p>

另外的4000是他用他父亲遗产2000块收的,凑够四万元。</p>

陈枫明日就带着这箱国库券,坐车去海城兑换。</p>

陈枫去跟何大柱说了一声后,就立马带着他一箱国库券出发了。</p>

海城是国家的沿海城市,陈枫得先坐汽车,再坐火车才能到,一路上得一天半时间。</p>

等陈枫来到海城市时,已经是二月五日下午两点多了。</p>

陈枫也顾不上休息,他得赶紧把手中的国库券换成钱,留在身上夜长梦多。</p>

海城市他来过,只不过是没穿越之前。</p>

现在的海城市属于改革的前沿,到处都是勃勃生机景象。</p>

陈枫提着他的大箱子,坐公交车来到处于海城市中心的人民银行,国库券只有这里可以换。</p>

来到人民银行后,陈枫取了一个号,等着排队。</p>

这个时代的银行跟2024年的全电子化不一样,都是要手工处理。</p>

幸好这里一共开了七个柜台,排队的速度倒不慢。</p>

大概半个小时,轮到陈枫了。</p>

陈枫提着他的大箱子,走到三号柜台这里。</p> 负责接待他的是一个看上去二十五六岁的姑娘,穿着这里的工作服。</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