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33(1 / 2)

这时候,两名师兄也凑了过来。赵铭轩说:“不到20天时间,哪来得及重新搞!”他捅了捅他的同伴王翔宇。

但王翔宇却不发一言。

“拿不出手的东西,想我直言,你们只是在白费时间。”唐晔微笑着,说话却毫不留情。

“你有什么想法?”林老师问

“我的想法是,将机器人定位为智能陪伴型机器人,能够深入理解我们的需求。”

“那么它与现有的机器人有何不同呢?”

“它理应能够自动检测附近是否有人,并主动问候。它还能分析人的表情和声音中的情绪,判断是否需要提供情绪价值服务,如陪伴聊天或播放音乐等。”

“那现在我们的非智能机器人已经具有语音和播放音乐功能了呀。”赵铭轩说。

“但智能的陪伴机器人不仅仅是具备语音和音乐播放功能,它是能够根据用户的情绪状态,智能地选择话题和聊天方式,真正做到情感的陪伴。”

“那它是如何实现智能选择话题和聊天方式的呢?”

“我打算内置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和情感分析算法。它能够实时分析用户的语音和表情,识别出其中的情感倾向和关键词,从而智能地选择合适的话题和聊天策略。”

“那我们现在要如何改造呢?”

“刚刚其实一直有在看师兄们的操控,我认为,硬件上我们需要升级处理器和超高清摄像头,这样才能更准确进行面部识别……”

“但手机前置也就500万像素……”

“你会和机器人怼脸吗?人型探测装置、超高清摄像头、更清晰的麦克风,这些都不贵,等下我们统计一下,今晚11点前在购物平台下单就行了。”

这时,负责软件设计的王翔宇说,“软件设计是我和梁一民一起搞的,但主要是他搞的。而且,人工智能的算法,我其实了解得并不深入。”他挠了挠头。

唐晔说:“我刚才看了一下,语音识别模块原来的完成度已经很高,现在要加入视觉以及人体探测模块,在赵师兄升级完硬件的两天内,王师兄可以先熟悉一下,之后,我认为王师兄用一个星期就能搞定。”

林老师问出最关键的:“那么,关于人工智能的核心模块呢?”

唐晔信心满满地回答:“这部分我会亲自负责。它涉及大量数据的输入和处理,需要复杂的函数进行训练。但请放心,我会妥善处理。”

林老师似乎还有些疑虑:“你一个人真的能搞定吗?说实话,我对人工智能的了解有限,但知道它是个复杂的领域。”

“我来处理。如果老师和各位没意见,我来具体说下想法了。”

唐晔继续说:“我们四个人可以依据各自的专业领域和技能进行分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