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39(1 / 2)

“我知道了,为了谨慎,我们会再次确认。那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如果人工智能继续发展下去,如何确保它的安全、可控和道德性?”

唐晔的脑海里出现了刚才某一个同样是展示机器人的队伍的一页PPT里的内容:

白色的底色下,黑色的黑体大字却默默警示着,无论何种情况,机器人对人类的伤害都是被绝对禁止的——那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

他浅笑了一下,拿起麦克风继续侃侃而谈:“在刚才的一个参赛队伍的PPT中,展示了科幻故事中常见的‘机器人三原则’。我注意到,当时全场同学们都对此有所议论。这三个原则当时由一位科幻作家提出,旨在阐述创作作品中如何确保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和谐、安全且符合道德标准。

确实,在科学竞赛的现场引用科幻读物的理论,乍看去不够严谨;用科幻理论来界定科学世界中的技术与道德界限,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然而,机器人三原则与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热议话题。就像我们曾对克隆技术、速冻人体技术、面部识别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争论不休,如今,人工智能就如同一个新生儿,它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力,但同样也需要我们人类的悉心教导和耐心引导。我们需要用心去教它如何理解我们的语言,如何感知我们的情感,如何与我们互动交流。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以法律为底线,道德伦理为准则,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在可控的范围内,避免其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危害。

孟子曾言:‘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启示着我们,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确保技术始终是为人类福祉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初心。

因此,这个机器人三原则不仅为机器人行为划定了道德界限,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伦理和道德上的参考。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时,我们应充分考虑这些原则,确保技术的安全和可控,实现人机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随着展示环节的结束,他们的智能陪伴机器人选题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誉和掌声。

……

备注: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因不采取行动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只有在这些命令不违反第一条原则的情况下;

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的存在,但只要不违反前两条原则的情况下。

……

晚上,颁奖仪式暨联欢晚会在酒店的大宴会厅举办。

第一梯队的学生的机考卷面成绩都差别不大,拉开总分的就是自选题材环节了。——很明显,GD省实中学拔得头筹。

大家惊讶地发现这四名上去领奖的同学里,居然还有两名戴着红领巾。

他们的座位正好与上海著名中学、就是魔方机器人的队伍一起。两校校长、老师们和同学们两两间隔就坐,相互交谈。

同是研究机器人项目的优秀少年,大家热烈地交流着。他们团队负责机器学习的初三的学长小林,完全不在意这小少年比自己低两个年级,见唐晔能获得MM大学相关研究室负责人的青睐,还把他称为前辈,不耻下问。唐晔这孩子一直都乐于助人,有问必答。

几位男孩聊得火热,早上那位戴着黑框眼镜的评委何粤,默默站在他们身后观察了好一阵。他听着他们谈论“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前沿算法,而目光却长时间落在唐晔的侧脸上。随后,何粤走上前去,站在唐晔和小林之间,主动向附近的三个男孩打了招呼。

“你好,唐晔同学,小林同学,何嘉南同学。”

他们见有人打扰,稍稍收敛了一下,抬头一看,原来正是早上那位“熊猫”评委。

何粤自我介绍是国家科学院负责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的人员,又问,“我直接问一下,你们知道什么是Nuit吗?”

整个桌子都安静了下来,两位校领导刚站起来想向他寒暄,他微笑地回了礼,又压了压手掌表示安静,然后,他的目光又扫过每一位同学的脸,面露期待。

但大家的表情一片茫然。

当他的目光投向唐晔时,最小的少年想了想,回答说:“我的哥哥擅长法语,他给我讲过,这单词是法语里‘星空’的意思。”

“那你印象中,它还有别的意义吗?”何粤面带微笑地追问。

“没有。”

“唐晔同学,注意到你还戴着红领巾,请问你是初一?还是初二?”

唐晔挑了挑眉,又看向何嘉南,俩人不约而同扯了扯红领巾,装得像是霸道总裁扯领带一样,隔着两个人、却互相说,“严肃点!”“你才严肃起来,这可不是领带!”

何粤并不在意他们嘻嘻哈哈,又问一遍:“唐晔同学,请问你的生日是?”

唐晔不情不愿地说:“01年12月24日。”

王翔宇插嘴,“哦,原来你们前几天二人世界,是去帮他过生日去了?”

“不然呢?”

“你说呢,平安夜,你们俩人……我们能不想歪?”

何粤却没在意孩子们的玩笑,像沉思地说,“时间对不上啊。”又问,“唐晔同学,那你认识一位叫唐晚星的年轻人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