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王子腾的忌惮(1 / 2)

王昀恨恨地目送陆辞离开,他的眸光闪烁不断。

先前瞧见陆辞竟敢无诏回京,又堂而皇之出现在锦绣楼。

他的心里一时乱了,这会子理顺头脑,开始思索对方的举动。

想到不久后新皇登基。

似乎,他已经想明白陆辞今日的嚣张。

太宗为了压制权势滔天的开国元勋,着手扶持一批新兴武将。

造就元从勋贵和开国勋贵打对台的局面。

开国勋贵在太宗一朝,被元从勋贵压制得抬不起头。

当初开国四郡王,东平郡王因战事败利,交出所有军权,遗憾地从军机处辞呈。

南平郡王在英国公打下安南,便被一纸诏书,率兵坐镇西南。

西平郡王再被太宗一纸诏书,坐镇河套,以扼阴山。

两位郡王带着麾下各奔南北,两家的女眷子嗣更是留在京师。

四王当中,唯一深受圣眷的,当属北静郡王水溶。

他是目前唯一一位,能够自行出入宫禁的异姓王爷。

其他开国八公后人,除了贾家兄弟,一代不如一代。

那些开国侯,除了个别几个,开国短短百年。

有些侯府,早已泯然于历史长河之中。

直至乾熙一朝。

圣上为了压制元从勋贵,于是启用开国勋贵,借此来压制尾大不掉的元从勋贵。

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因从小和乾熙帝有伴读之谊。

故而才会异军突起,相继成为开国元勋绝对领袖。

其余六公只有镇国公牛家、理国公柳家、齐国公陈家、治国公马家四人在京营任职。

不过,历经乾熙一朝。

这四家的后人除了镇国公,其余都是一些中层将领。

开国后人资质平平参差不齐。

开国勋贵后人,实在没几个能拉上战场的。

他们哪还有先祖当年铁骨铮铮的样子,每回对外征战,均是输多胜少。

只有贾代善和贾代化二人,显然不足以对抗元从勋贵。

于是,便有了陆思齐为代表的新军派别。

父亲能够坐到京营节度使一职,借用的便是贾家人脉。

贾家作为开国元勋,天然就是太上皇的肱骨之臣。

而陆辞这个背着谋逆反贼儿子的人,当然要给新帝投城。

王昀想明白这一点,只能咬掉门牙往肚子里咽。

他承受着钻心疼痛,从地面缓缓起身,没好气地朝薛蟠唤道:

“表弟,你还傻愣着做甚,赶紧搀我和蓉哥儿去瞧郎中。”

“啊?哦哦!好的。”

薛大傻子放下手中的茶杯,无奈地起身一边搀一个走了出去。

这都是啥事哟!

忙活了大半日,心惊胆颤且不论。

竟连一杯茶水都没有吃到。

……

昨日,圣上出乎意料地连发三道震动朝野的诏书。

第一诏,革去甄应嘉体仁院总裁之职务。

紧接着第二诏,令整个朝堂惊愕不已。

圣上正式禅位于四皇子忠慎亲王张昱。

最后的诏书,责令钦天监与礼部精心挑选黄道吉日。

钦天监正在一柱香时辰内,给出了准确日期。

十月廿六黄道吉日,新皇登基。

朝堂之中,愈发让人看不明白了。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