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看似和睦65(1 / 2)

  而且,别山书院地处偏远,离临安城路途遥远,回来便不大方便了。

  “别山条件是艰苦了些,但是别山的先生们有许多都是当世名儒,别山近几年也出了不少举人老爷,还出了几位进士老爷!”

  “青松院那个如今去了京城的鸿冥书院,眼看着就要一只脚迈进朝堂了,我儿还在这小小的临安城里困着,你可再不能像以往那般贪玩了,不然,我们娘俩可怎么办呐……”

  胡氏絮絮叨叨地说着,说着说着,眼泪就又在眼眶里打转了。

  说是商量,但纪海和胡氏已经做好了决定,他同不同意,又有什么紧要呢?

  “这主意是母亲出的吧?”纪玄问。

  纪海为人爱面子,而别山书院一大半都是不好好学的问题学生,把纪玄大老远送去别山书院,不就是在告诉大家,他纪海有一个极不成器的儿子吗?

  而且,纪海有多年前的同窗在别山书院任教,纪海大概并不想让纪玄丢脸丢到老同学面前。

  所以,想将纪玄送去别山的,大概是纪夫人。

  “什么?”胡氏一愣。

  他又重复了一遍,甚至说得更清楚明白了,“我说,送我去别山书院,不是父亲出的主意,而是您提出来的罢。”

  胡氏瞳孔一震。

  短暂的思考过后,她还是决定否认:“当然……当然不是啊,玄儿你怎么会这么想母亲。”

  纪玄莫名笑了一下。

  “母亲以后想让我做什么,不必推到别人的头上。”

  胡氏脸色一变,“玄儿,你这是什么意思?”

  纪玄彻底扯下了这块遮羞布,“我的意思是,这次想让我去别山书院,不必推到父亲的头上,说是父亲出的主意,上次想给我塞通房丫鬟,也不必推到一个小小的婢女的头上……”

  明明在他小时候,她做什么都是明目张胆,从不加掩饰,直接要求他的。

  比如把他关在房里背书,背不出来不许吃饭,比如随便发买打杀他身边的下人,比如逼着他去讨好父亲,诸如此类,都是直接对他说的。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胡氏会把她对他做的事情推到别人的头上。

  好像这样就能维护他们“和睦”的母子关系,维护那表面光滑内里却处处是裂缝,好似随时都会碎成玻璃渣把他们两个划的遍体鳞伤的母子之情。

  或许是从她忽然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是一个大人,有能力忤逆她这个母亲时,也或许是惊觉自己的儿子根本不亲近她时,她才开始一边逼着他按她的想法走,一边又将“罪魁祸首”推到别人头上。

  胡氏当然是爱他的,可是她更爱自己,她的爱夹杂了太多叫做利益的东西。比起爱这个儿子,她更希望这个儿子能给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就像纪玄小时候常常因为胡氏的一句话,而费尽心思去吸引父亲的注意,去争取父亲的宠爱。一个三四岁的稚子,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该承受的东西。

  纪府的人都忘了,纪五公子不是一直都这样走鸡斗狗、不学无术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