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决定2(1 / 2)

太阳西沉,天上的云都被染成了橘色,预示着再过不了多久就要天黑了。

李桃一行四人紧赶慢赶,李二郎也带着家小跟在后头,两伙人走了近两个时辰,终于看到了不远处的城门。

只见素土夯实的土城门,高约五六米,样式与之前见的那些县城并无太大区别,上头挂着一块红底黑字牌匾,上书“丰阳县”三个大字。

县门口站着不少兵卒和衙役,神色不耐,也不言语,就站在那里防止有人故意闹事。

县门口大约五十米开外,三三两两聚集着不少难民,皆是粗布破衣,神色惶惶,有人焦急的走来走去,低着头不知道在沉思些什么。

赵春娘正打算上前问一问情况,却被李桃拉住胳膊。

“娘,您看。” 李桃指了指城门右方的一拨人。

只见那伙人有近二十人,青壮年占了小一半,并有一辆木板车,上面坐着一老妪和一肚子隆起的孕妇, 其正中间有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矮胖中年男子,着靛蓝色的绸缎团领长袍,神色颇为得意,后头跟着几个作小厮打扮的青年,在这一帮脱骨而瘦、面颊凹陷的流民中格外显眼。

另外也有两伙儿人里头有几个这种看起来就“格格不入”的人。

“他们是什么人?”赵春娘疑惑道。

李木冷哼一声:“那肥头大耳的一看就不像好人。”

李桃眯了眯眼,觉得那矮胖男子气质和那个大胡子有些像,脑中出现一个大胆的猜测:“娘亲,你们在这里先等等,我去打探打探情况,大木,你在这里守着娘和小枣,我去去就来。”

李桃往地上捞了半把灰,往脸上再抹了抹,拍一拍衣袖,从麻布袋里拿出一小把干野菜,想了想咬牙又多拿了半把,往城门左侧那拨人的方向走去。

后头的曹氏听他们说话,推了推李二郎,见李桃有了动静,李二郎忙起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也是去打听情况去了。

李桃走近了,那拨人里有过半都是青壮年和中年男子,妇孺幼小少,几个青年此刻聚在一起低声商量些什么,妇孺们则坐在一旁,眼神木讷。

李桃走了过去,扯了扯一个大娘的衣袖,问道:“大娘,我们是南边邓州来逃难的,家里发了大水,走到这个地界,说是前头把路拦了不让过,想问问是怎么一回事儿啊,您知道吗?”

被扯住的大娘一惊,回头狐疑看了看李桃,问道:“你是逃难来的?就你一个人,你家人呢?”

李桃讪讪一笑,指了指赵春娘三人所在的方向:“都在那呢,我娘身子不好,先让我来问问什么情况。”

大娘哦了一声,这才接过李桃递来的干野菜,愤愤不平道:“城里的县官不给施粥,只说他们也遭了旱,粮食也紧张,这也就算了,还把路封了,不让我们流民过。我们在这守了两天了,说是附近的上洛县有富户被抢,老婆孩子都被杀了,怪在我们流民头上,说我们为非作歹,苍天呐,这不是硬把屎盆子扣我们头上吗!”

“我们半辈子老实耕种,都是良民啊!奈何老天爷不给人活路,要不谁愿意抛家弃业做流民啊!”

眼见着人就要哭了出来,李桃指了指那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忙问道:“那些人呢,他们是来干啥的?看着像富户打扮的模样?”

大娘呸了一声,骂道:“那些都不是个东西,说让我们去给他们家干活儿,男人给工钱,女人孩子也有饭吃有屋住,我们还以为有这等好事,结果是要签了死契,成了他家家奴!”

“那户人家是有老人有孕妇,他们再在路上奔波,指不定哪天死几个,这才被那些杀千刀的说动了心,我们,我们,哎......”

一旁的小女孩怯怯地细声说:“阿奶,爹爹说那个叫隐户,不叫家奴。”

“不都是成奴才,有什么分别?”

李桃愣了愣神,心想果然和我料想的差不多,他们这些人虽然成了难民,但是人口资源也是资源,尤其是有把子力气的青壮年,而且妇女也可以干活儿,至于老人小孩,捎带着给口吃的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成了隐户,便如同黑户一般,便再也没有自由身了。

自己穿越来的这个地方不是历史上有的朝代,而是一个叫大乾朝的地方,但是人和事物的发展却和真正的历史相差不多。联想以前自己看过的一些历史书籍,世家大族、地主豪强都喜欢豢养隐户,和平时候可以隐匿人口、以低廉的价格占用他们的劳力,战时就可训练成部曲,以保护主家。

只怕那什么难民偷进县城劫杀富户是假,想以此为借口拦路招揽些隐户为真。

只是这路却是真被拦了,往前走走不得,只怕路上碰上兵丁还要驱赶他们,至于往后退,又能退到哪去呢?

李桃揉了揉头,抬头却见这拨人的男人们商量完了,走了过来。李桃又跟他们说了一遍自己的来意,青壮们见只是一个头脸乌漆嘛黑的小丫头,也不为难她,只唉声叹气的一屁股坐了下来。“那有什么法子往前走吗?也不能一直被困在这里吧?”李桃出声问道。

头上顶着鸡窝头的青年瞟她一眼,闷声道:“没有别的法子,只能从山里绕过去,但是这里的山这么大,不知道得绕到何时。就算绕过去了,那边再赶我们,也一样的。”

“那各位哥哥伯伯们,可有听过朝廷说怎么安置流民吗?”

众人摇了摇头:“都没有,朝廷仿佛忘了我们一般。”

“那些大爷可有说招揽一个人每个月给多少工钱或是粮食吗?”李桃指了指那矮胖男人。

青年狐疑地看了看她:“你家有多少人?”

李桃讪讪笑:“有八九个人,我家和我二叔家一起”

“签了契,男人给三两银子,女人给二两,孩子看大小。” “做工了以后,男人给工钱给粮,一月两百文银钱,再给两斗半粮,女人给一斗半,半大小子看情况给半斗一斗的,再小的孩子没粮,跟着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