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东市摆摊50(1 / 2)

回去的路上,李桃一路都琢磨着怎么卖。

木板车每日都在他们手上,但是东市和集市上一样,都是早市,过了那个时辰人就少多了,所以桃花村有集的日子,他们就得二选一,或者再借一辆木板车?但是他们家就四个人,还有一个六岁的小枣,也只有一张桌子,不知道能不能忙得过来。

到了家,赵春娘看见他们买的石磨,她有些惊讶,问:“多少钱买的?”

“七百一十文,还送了两个陶碗。”她说的有些心虚。

还不待赵春娘说话,她又把自己算的苦槠子能赚多少钱说了,赵春娘听了想了,犹豫道:“苦槠子真能卖五文钱一斤?”

“我觉得可以,这是能当粮食吃的。”

石磨买回来了,听女儿这么算她心里是有数了,赵春娘也不再说什么了。

后院里母鸡也买回来了,花了七十五文,鸡圈里现在有十二只鸡,那只红毛野鸡昂首挺胸地走到母鸡面前咯咯两声示威,母鸡扑过去恶狠狠啄了两口,它害怕了,尖叫着鸡嗓子跑走,蹲在墙角息声了。

李桃看它这副怂样子哈哈大笑,李木很是心疼,就想开了鸡圈门进去,赵春娘走了过来,说:“没事干就去菜地里把石块都刨一刨,这野鸡凶得很,今早差点啄了鸡苗,有母鸡在也好。”

要不是看着它会打鸣,她都想直接炖了。

李桃哦了一声,原来还是只欺软怕硬的鸡。

她侧头跟赵春娘说自己的想法:“娘,我们想明日去县城里摆摊,县里也不要摊位费,我们先去试试,要是县里好卖,以后我们就不用专门趁桃花村的集市了,每日都能做生意。”

赵春娘愣了愣,她思索了片刻说:“倒也是可行,就是路上远,到那里会不会没位置了,可别白跑一趟。”

桃花村集市的位置就不好抢。

李桃也在思索,他们前两次来看,东市里头倒也不是满满当当全是摊子,因为做生意摊位费这种都还是其次,主要是能不能赚钱,也不是所有买卖都能赚钱的,就算是卖自己家种的菜,一天卖不得几文钱还要费时间,也没有多少人愿意。

不过有可能是他们去的时间晚,挺多摊子都收摊了。

而且桃花村的集市小,东市长长的一条,位置要多一些。

李桃沉吟片刻说:“应该有位置,我们起早些做豆腐,明日我们做少一些试试,多条路我们就多能赚一条路的钱。”

李木也附和,说:“娘,县城里头人多,我们的豆腐不愁卖的。”

赵春娘一听,觉得试试也可以,最多赔两三板豆腐。

“行,明日我们一起去,豆腐做多少?”

“做三板,嫩豆腐两板,我买了盐卤回来,盐卤点豆浆,做出来是老豆腐,我们再带一板老豆腐去,好卖的话我们过几日再上苦槠豆腐。”

赵春娘点头,女儿安排的井井有条,她不再多说。

说干就干,钱早日赚到自己口袋那才是自己的,晚上李桃多泡了几斤豆子,第二日鸡叫第二声的时候几人都起床了,家里有石磨就是方便,不用拎着豆子带着桶去村里的石磨磨豆浆,李桃试着用盐卤点了豆腐,不一会儿,老豆腐成型了,看起来比嫩豆腐紧实一些,表皮浅黄色,李桃估摸着一斤豆子大概只能出两斤的老豆腐。

“那老豆腐卖贵一些,三文一块。” 她沉吟着说。

多余的豆浆还是用石膏点了,成豆腐脑了,放了点饴糖,这就是早食了。

那头的赵春娘把饼子也摊好了。

天麻麻亮的时候,一家四口就出发了,时辰还早,秋露浓重,寒风瑟瑟,一出门几人齐生生打了个寒战。

赵春娘给小枣裹紧了衣裳,李木趁机说:“娘,我们过几日再上山一趟,摘些芦花回来。”

“多摘一些,今年天冷的早,冬被也要早早做。”

附近的邻居正要起床,耳边恍惚听见车轮声,心道隔壁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吃食,说是孩子做着玩的都玩这么好些天了,过几日还是去集市上瞧瞧。 推着木板车一路往县城走,走到的时候,天大亮了,东市里人潮拥挤,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地穿行在集市的街道上,李桃只觉得人多都暖和了不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