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物以稀为贵56(1 / 2)

李桃惊呆在原地,三两银子啊!她卖多少天豆腐才能赚到三两银。

更别说他们家的家底总共才五六两银子。

这个时代,农家娶个媳妇连彩礼带酒席也才五两银子上下,更别说手头紧些的农家,三两银子也是能娶个媳妇回家的。

实在太贵了!

李木不留痕迹地拽了拽他姐的袖子,他有点怕他姐一时上头交了钱。

铁铺的老板暗叹一口气,铁贵,他的生意也不好,“你们过个一年半载来,铁价说不定能降。”

铁锅费的铁多,一口铁锅都能打两件小些的农具了,就算降也降不了太多。

李桃有点郁闷,赚的钱太少,想买的东西太贵,红烧肉遥遥无期。

她谢过老板,拉着李木出了铺子。

隔壁过去两家就是卖布料的铺子,李桃站在门口大吸一口气,做足了心理准备,迈步进了布料铺子。

布庄的掌柜是个圆脸的妇人,人一走出来,李桃还隐约能闻见她身上的香膏味。

“要点什么?”

“掌柜的,有没有棉?” 她问。

这个时代还没有棉花,这里称的棉,都是木棉,木棉是木棉树的果实经过处理后得来的,御寒效果比芦花还是好不少。

这里冬天用来御寒的衣料填充物不多,富贵人家,通常买蚕丝、丝绵,这种她都不带问了,不用问都知道自己买不起。

普通人家通常会买木棉絮衣絮被,而再穷苦一些的农家,会往被子袄子里填充芦花柳絮,或者是鸡鸭鹅的羽毛、稻草,保暖性差,所以天冷的时候一家人基本上都不会出门,要是实在要出门,通常会用灶烧热一些粗沙土,用布袋装了挂在身上,能保暖。

“有,一两六十文,你要多少?” 女掌柜的引着他们往里走,木棉都用一个布袋装了放筐子里,袋子口系着的绳子解开,瞧着是一团一团洁白的模样。

李桃有些心梗,这还是按两卖的,一两六十文,他们一家四口,一人一身衣裤算的话,李枣要的少点,算下来最少也要四斤左右,那就是......二两四钱。

更别说还有棉被了,他们家四个人,冬天为了取暖她可以跟赵春娘李枣一起睡,那就是要两床被子。

一床被子少说四斤,上面可以再盖上衣物,两床就是四两八钱。

衣袄和被子加起来要七两多银子。

她揉了揉脑袋,只觉得脑仁疼,她是打算冬天依旧做生意的,衣物不保暖不行,眼见着豆腐摊子蒸蒸日上,让她弃了生意也实在有点难。

“多谢掌柜的,我们先来问一嘴价钱,回去跟家里说了再来。” 她跟女掌柜说。

掌柜笑了笑,木棉贵,寻常农家来问价不买是常有的事。 出了布庄的门,她抬头望天,赚的钱实在太少了,她细数穿越之后赚大钱的东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