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臭了66(1 / 2)

赵春娘惊讶地张大了嘴,她觉得她女儿是不是最近卖豆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种菌子,这山上只有下雨才有的菌子,那是天老爷在种,这东西一无根二无籽的,怎么可能种的出来。

“桃子,菌子可怎么种?用稻草种?” 她问道,又说:“咱们家卖豆腐已经挣不少了,桃子,你不用为钱发愁,咱们省着点用,够用的。”

她估摸着是女儿想多赚钱,才想出这么个奇招。

李桃笑了下,她能理解别人无法相信菌子能种出来这件事,而且说实话,她心里也没底,这里缺乏现代化的灭菌消毒技术、微生物繁殖技术,而且用于做试验的蘑菇只有下雨后才有,可谓是机会难得且成功率全靠命。

“娘,我就试试,一次就用几朵菌子就成,要是成功了,咱们可发达了,失败了也损失不了多少。” 她说道。

赵春娘还是不怎么相信,但是女儿要试,而且桃子一向想做什么都能做成,她还是点头:“行,你要怎么做,需要娘帮忙不?”

李桃想了想,蘑菇没有种子,种植蘑菇需要的是菌丝,菌丝培养首先需要高温杀毒的环境,其次需要合适的温度培养。

后者还罢,可以放到灶房里,灶房里不冷不热,前者她这里难以做到,只能......

“娘,明天我们把稻杆煮一道,我试试。”

赵春娘没意见,李木洗完澡出来,灶房里烧着火,灶上煮着龙骨萝卜汤,李枣也抱着煤球跑到灶房里,一家人说着话烤着火,一时间灶房里暖融融的。

一家子都在,趁着这会子不忙的功夫,赵春娘回屋里把钱罐子拿了出来,家里的钱她不瞒孩子,他们初来乍到这个地方,根基不足,花钱的地方多,一家人都知道钱数才能有计划,能有力往一块使。

“家里存了有八吊多钱,都在这里了,存钱一个是给你们嫁娶用,这个现在还没影儿,桃子,大木,你们想想,咱们家后面要干啥不?买不买木板车?” 赵春娘问道。

现在的木板车还是花钱借的村正家里的,等开春了忙春种了人家就要收回去了,但他们豆腐生意这么红火,没木板车县里的生意就丢了,她可舍不得。

全家人,包括李桃,都没想到豆腐能卖这么好,最近这小十天每日好几百文钱的进项,生豆腐赚钱,石板豆腐更赚钱,今天卖了十二份铁板豆腐,就用了两块豆腐,都不到两斤,按生豆腐卖只能卖四文钱,她卖石板豆腐可以收回来六十文。

油贵、调料贵,可赚的还是暴利。

这个生意丢不得。

李桃和李木异口同声说:“买!”

但是什么时候买,李桃还是提议等村正家不租给他们了再买,这样不打眼,现在就买上一架木板车,附近的人不知道要说他们赚了多少钱呢。

几人都同意,就连李枣抱着煤球都一脸认真的点头。

吃完饭,李桃回屋算了算她手上的钱,铜板穿了有十七串多,离买铁锅不远了!她高兴地笑眯了眼。

李木房里,他也在一个个数着铜子儿,越数越兴奋,数到最后,他在床上高兴的直打滚。

“五百二十四个,天呐,我发财了!羊肉,羊肉,我来啦!”

外面雾蒙蒙的雨线在晚上的时候停了,李桃和赵春娘、小枣挤在一张床上睡,家里的被子只有两床,挤在一起睡暖和。

第二日,一家子都早早起床,李木去县城送货,和千味居的唐掌柜说好的,每日供货,他们不能失信,另外还有东市的生意,李木主动请缨,他想去试试一个人卖,李桃有些犹豫,他跟着她打下手,卖应该是会卖了,就是木板车太重了,他一个人推来回三个时辰,太有难度了。

但是李木跃跃欲试,最后还是同意了,只是把桌子换成长凳,又减了两板豆腐的量,轻了一些。

至于李桃他们,准备往山上找菌子去,菌子比豆腐值钱。 山里不少人也出动了,都知道菌子值钱,北方比南方少雨,能找菌子的机会不多,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儿赚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