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世界的一角(1 / 2)

万物皆有思想。

而人类在进化的途中产生了复杂的思维和想象力。

复杂的思维催生文化,而文化的传承,便称之为模因。

生物之间可以通过相互模仿将模因其散播开来。

理论上来说,模因的传播是无损的。

然而几十年前,有研究者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发现思维和文化会在交流传播之中发生碰撞和扭曲,而其中逸散出去的,被冠名为模因粒子。

模因粒子拥有同性相吸的属性,近似的模因粒子会在传播中逐渐聚集成团。

而当某种模因达到极高浓度的时候,就会发生被称之为模因事件的超常理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会诞生出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中,完全违背常理认知的实体化模因生物或是模因物品。

也有极少部分人,在经历过模因事件之后会得到少量的超能力,被称之为模因传承。

记录在案的第一个模因事件是距今62年前,在一座孤岛上,档案编号1,名为五爪金龙。

但当时诞生的模因生物并非传说中的祥瑞之兽。

传说中的龙,有好有坏,因此模因聚集产生出的龙,思维是一片混沌的。

当时那身长数百米的巨兽出现后,先是在地上翻腾试图飞天,毁坏半座岛屿。

飞天失败后,它又开始无差别吞噬起周围的生物。

不过好在那是一座孤岛。

1号模因生物的出现,意味着世界上的模因浓度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也代表着模因事件时代的开启。

而随着时间推移,模因事件变得越发频繁。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长久以来世界上积累了无数逸散的模因,另一方面,则是网络的出现让更多的模因有了更快的传播方式。

传说和谣言是最具有传播性的模因,因此产生的相关事件最多。

简单来说,信的人越多,东西越可能出现。

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西方神话中的恶魔。

上帝不一定人人都信,但我们宅宅可是人人都喜欢魅魔大姐姐的。

不过很遗憾,宅宅们的信仰只占据恶魔类模因传播的极少部分。

迄今为止有记录的最像魅魔的恶魔是一个身高2米浑身“瘤子”的怪东西。

它会用好听的声音吸引人到其身边然后将人闷死,最后吃掉某个部分。

为了守护人类社会的和平和稳定,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利用模因事件产物的相关组织,且一个地方还不一定只有一个。

我们这儿叫模因生物对策局,主旨是“救助,存储,研究。”

其第一要义是救助卷入模因事件中的生命,包含但不仅限于人类。如果碰到有交流能力的我们会尝试交流,并且在保证其对社会无危害的情况下进行安置。

其次就是存储,由于模因物品的特殊性,即使通过一定手段毁灭,也难以保证不会再次出现,所以利用特质金属匣子存储起来,并在对应条件下进行利用,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再说研究,和对模因物品的设想一样,对于有危害性的模因生物,需要及时研究击杀或限制手段,以祛除其危害性或保证在其再次出现时迅速击杀,避免其造成多次灾害。

模因生物并非无敌,多数传说中的生物都是存在弱点的,而这些弱点在传说出现之初就一直存在。

应用最广泛的例子就是恶魔怕阳光和圣水圣物,唤其真名也会使其虚弱不少。

不过在了解模因物品核心属性之后,就可以尝试用其他拥有对应属性的模因物品对模因生物进行击杀。

就比如某位大聪明干员就在黄泉现世事件中丢了一只恶魔到黄泉里,紧接着发现恶魔直接在水里烧没了。

究其原因是黄泉水拥有极强的去杂质属性,恶魔又是杂质糅合类型的模因生物,所以拿黄泉水驱魔的实际效果比一般圣水好不知道多少倍。

相比起研究民俗历史便可以知根知底的传说系模因生物,比较难处理的反而是因现代谣言产生的怪谈系模因生物。

由于没有完整的体系,怪谈在出现之初是不会有人特意去给里面的东西加弱点的。

而且近代怪谈倾向于模糊对怪物本体的描绘来营造其故事中的恐惧感。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干员自行判断模因生物的核心属性,并寻找对应击杀方法。

“啪。”

董天轻轻拍手,看着众人道:

“以上呢,就是这个世界的大概情况了。”

人群中,凌语早已停止了哭泣,她掏出了笔记本蹲在地上认真地记录着董天话里的重点。

而相比起凌语的认真,边上站得笔直一脸狂热盯着董天的洛云似乎是什么都没听进去的样子……

其余新人应该是接触过相关的知识,董天为他们系统性说明了之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露出了一副“原来是这样”的表情。

介绍完了一切之后董天想了想,便又严肃地开口补充道:

“处理模因事件并不是快意江湖或者横推诸天的剧本,模因生物对策局每年的总体死亡率大概是30%,受伤率是80%,虽然肯定有人告诉过你们每个分局都会有给干员保命的模因物品,但模因事件千奇百怪,绝大多数情况下那玩意是救不回来人的,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将我下面这句话永远当做第一行动准则。”

董天停了下来,所有新人也都认真地看向了他。

在确认所有人尤其是洛云的眼神都处于在线状态后,董天继续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