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儒家妥协51(2 / 2)

  那真是太好了。

  御史大夫冯劫在旁人都不曾注意的角度往王绾的方向拱了拱手,无声无息道——

  恭喜。

  王绾弯了弯唇角。

  李斯明显觊觎他的丞相之位,又有这个能力,如今失足了——回去他就喝酒庆祝庆祝!

  脚步声从内室传来,火光明朗,始皇帝着一身黑龙袍自里间行出,行走时鸦色布料好似乌云压城,恍惚有风雨欲来之势。几位大臣皆是心头一跳,几乎猜到陛下又要有大动作了。

  “朕欲立咸阳学宫,收天下学子之未成人者,贵族子嗣可入学,黔首亦可入学。”始皇帝坐下来后,第一句就是这话。

  其他人没有言语,唯淳于越眼睛一亮:“陛下圣明!”

  始皇帝眼底闪过一缕异色。

  淳于越不管那么多,他只知道:“孔圣人云,有教无类,陛下愿开民智,实乃大贤!”

  始皇帝语气和善,“淳于仆射所言不错,如今不比战时,儒学之言正适合修生养息……”

  一语未尽,说得淳于越眼睛亮光越来越盛,几乎要拉着始皇帝的手哭诉:陛下你终于知道了!

  始皇帝继续语气和善:“如此,淳于仆射认为,学宫应当教什么呢?”

  淳于越毫不犹豫:“德!以德为政,以德为教!辅以诗书、礼乐,守仁行义,如此出来的人才,必可使大秦绵延万世。”

  始皇帝微笑颔首,似乎真的同意淳于越的说法。

  眼看着他们要拍板决定这事了,素来谨慎的王绾不得不出声:“陛下不可!”

  淳于越吹胡子瞪眼,王绾不看他,只怕陛下又一次头铁,准备一口气搞定天下人,打好腹稿后,连忙开口:“陛下,黔首依赖人力,一亩地需两人并耕,二牛便需三人,可黔首并非人人有牛,有的人家便要人代牛耕,如此家中自然是人越多越好,半大小子也得下地,小女郎也得做农活,更小的孩子,还能去山里摘野菜。陛下若让他们都去了学宫念书,谁替家中做活?”

  淳于越道:“徭徒在播种和管理禾苗的时节都能回家二十天帮忙,学子也可以在农忙时回家,一边种地,一边背书。”

  王绾翻了个白眼,“你怎么不下地试试呢?”

  淳于越翻了个更大的白眼,“我知道这事辛苦,但他们不念书去做官,以后一辈子就只能在地里。”

  王绾提高声音:“现在就是他们坚持不到做官的时候,马上要绝户了!”

  淳于越声音更大:“陛下既然决定了开学宫,收黔首,肯定已经准备消减赋税了,那就免了各家里去念学孩子的算赋和口赋……”

  治粟内史拍案而起。

  所有人看过去。

  他又默默跪出来,“陛下,臣失礼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