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战事连连237(1 / 2)

如今韩徵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如此低微,倒也让一些大臣有了兔死狐烹的共情之感。</p>

若先帝崩逝,各大臣连丞相之语都不愿意听谏,那这官场岂不是成了那些依附皇子上爬的人的天下了?</p>

有人心中一抖,一时豪情壮志。</p>

工部尚书魏梁也道:“当不得丞相大人如此大礼,下官受先皇提拔,也无以为报,本就要为天下安稳出谋划策,如今不过是需要更周全一些,但却与往日并无不同。”</p>

说罢他又面向身后各位官员,扬声道:“各位大人拜官之时定心有壮志,此时也算是给了机会让大人们各展拳脚,实现抱负,日后君臣皆宜,也算是美事。”</p>

所有心中忧虑的人面面相觑。</p>

可此时无论如何都必须往前走,身后有豺狼虎豹,只有拥立新君,一致御外,才有安宁的可能。</p>

于是诸位紧咬牙关,丞相都做好了决定,他们也可以。</p>

眼看着各官员已经选择好了拥护的新君,站在后方的谢封悄声问道:“大皇子上位,你如何看?”</p>

秦昭看见混迹在朝堂中眼神闪烁的某些官员,摇了摇头不是很肯定的回道:“大皇子性子软弱,不适合为乱世君,但若是六皇子上位,你觉得我们这些旧臣能讨着好?”</p>

说来说去,无论如何大皇子此时都是对纯臣最有利的选择。</p>

谢封叹了口气,倒是难得抱怨了一句:“先皇驾崩,何不早早定好储君,也不至于争这一场,若后续再有变化,今日鼓动百官拥立大皇子的官员们,只怕此刻已经成了别人的眼中钉了。”</p>

秦昭恍惚想到了李德福带的话,又有些迷茫。</p>

皇上故意为此,难道真的是想天下大乱吗?</p>

可朝中有丞相顶住压力,边境虽暂时抵不住南国压境,但至少也有大军戍边,一时也不会溃不成军。</p>

那皇上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p>

秦昭目光远眺,听到青龙寺响起的钟声,古朴悠扬。</p>

帝王驾崩,要敲钟三万下 ,而此时被争论拥立的对象,都在为先皇的葬礼奔走。</p>

秦昭叹了口气,望着朝堂中终于争出来的结论,缓慢的眨了眨眼睛。</p>

她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瞬间就消失了。</p>

而死去的人,音容在耳,恍若隔世。</p>

没有隔太久,在百官的簇拥之下,新皇登基。</p>

大皇子病恹恹的顶着冕旒上台,秦昭看着他颤巍巍的身影,都怕他顶不住压力倒在台上。</p>

奈何权利诱人,本以为早与龙位无望,一朝飞升,大皇子宋熙晟多少有些兴奋。</p>

他上位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的将年号改了,更为宣武,封号为明武。</p>

有肃清朝野,彰显抵御外族之决心。</p>

而他首道懿旨就是将芜贵人封为慈顺皇太后。</p>

或许碍于宗教礼制还有各个大臣的劝说,他也不敢得罪德隆望重的韩徵,于是在韩徵的极力劝说之下,他也颁布圣旨,将先皇后封为慈德皇太后,两宫并尊。</p> 先皇后在朝堂与百姓之中地位崇高,她德行俱佳,温良贤淑,若新皇登基不尊崇先皇后,反倒会冒天下之大不韪。</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