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兼容并蓄52(1 / 2)

\"如今,尔等武道已毁,然而身为佛门弟子,潜心修炼佛法,才是正途。”</p>

“若连此道亦无法领悟,何谈出家,何谈为僧?”</p>

玄慈沉默不语。</p>

他本是悟性超凡之人,只因顾虑少林千年威名,不能毁于己手,故布下重重机关。</p>

不料,这些机关最终反将自身困住。</p>

此刻,少林弟子纷纷狂奔而来。</p>

“师尊!”</p>

“师尊!”</p>

……</p>

众多弟子高呼不止。</p>

那被张三丰吸取内力的一百零八位少林高僧,乃少林中坚力量,各院首席、长老,也是收徒最多之人。</p>

见他们内力尽失,沦为废人,弟子们自然义愤填膺。</p>

“张三丰,我等与你拼个你死我活!”</p>

有人咆哮,双目赤红。</p>

玄慈微微摇头。</p>

“速速退下!”</p>

他声音虽低,仍让弟子们迅速安静下来。</p>

玄慈目光直视张三丰。</p>

“少林千年来雄踞武林,如今高僧尽失修为,沦落凡躯。”</p>

“即便你不杀我等,江湖邪派也不会放过少林。”</p>

“如今的少林,虽有十万僧侣,却无一绝顶高手,终难以对抗他们。”</p>

张三丰目光如炬,凝视玄慈。</p>

“贫道言少林不会消亡,便是不会。”</p>

“我未灭少林,谁敢动少林?”</p>

话音一落,一股王者霸气自他身上勃发。</p>

玄慈微微颔首,忽然竟露出了笑容。</p>

只要少林传承不灭,其余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p>

原来少林的荣光,江湖的威严,其实微不足道。</p>

总有舍弃的时候。</p>

之前的执着,只是执念过深而已。</p>

“当年之事,少林确有错失之处。”</p>

“老衲向你保证,为觉远大师平反,将其安葬于少林寺舍利塔林之中。”</p>

少林寺舍利塔林乃历代高僧之墓地。</p>

少林中有声望地位的僧侣身后,其骨灰或遗骨安放于地宫之上筑塔,以彰其功德。</p>

塔的高度、大小和层数,由僧侣生前对佛学造诣深浅、威望高低、功勋大小决定。</p>

能入少林寺舍利塔林,是无数少林僧侣的毕生梦想。</p>

张三丰微微点头。</p>

觉远师父专心修佛,此举实乃理所当然。</p>

这时,只听见无色在一旁低语。</p>

“当年我一时之差,害死觉远,致少林遭遇今日之劫,我又何颜面苟活于世?”</p>

话毕,他竟自断经脉而亡。</p>

“阿弥陀佛!”</p>

玄慈诵念佛号。</p>

张三丰沉默不语。</p>

他杀害觉远师父,无疑是罪魁祸首,然而人死如灯灭,一切终结。</p>

相信觉远师父九泉之下,也能含笑九泉。</p>

今日玄慈历经诸多变故,对无色之死,情绪并未起太大波澜。</p>

“真人刚才施展的太极之法,果非凡响,老衲心生敬仰。”</p>

“真人言三教合一,同源而出,老衲深表赞同。”</p>

“真人道行有成,可否在少室山开坛讲道?”</p>

“我少林十万弟子,愿洗耳恭听。”</p>

此言一出,四周的少林弟子皆以为听错了。</p>

震惊地望向玄慈。</p>

张三丰抽取了少林一百零八位高僧全部内力,与少林结下滔天仇恨,如今听他讲道?</p>

方丈莫非是疯了?</p>

张三丰深深看了玄慈一眼。</p>

他心中明白,玄慈此举既因惊讶于张三丰展现出的修为之境。</p>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

兼容并蓄,方能不断提升。</p>

另一方面,也是向天下展示一种态度。</p>

少林与张三丰和解,甘愿屈居武当之下。</p>

毕竟,即便三教合一,让道教人士来少林讲道,面子上始终说不过去。</p>

何况,张三丰此前气势汹汹而来,天下皆知。</p>

玄慈能做出此决定,表明他真的放下了。</p>

完全抛开了少林所谓的“英名”,只求少林寺能够延续,不至于毁于他之手。</p>

玄慈能有这般决断,实乃大智慧,大勇气。</p>

放下,放下。</p>

简单的两个字,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p>

张三丰的目光缓缓扫过少林众僧。</p>

“好,贫道今日便为尔等讲述。”</p>

他与少林,曾有过种种恩怨。</p>

有仇必报,有怨必清。</p>

恩怨两清,便可拂袖而去。</p>

讲道,本身也是修行。</p>

只要有听众,他就能讲。</p>

而且,少林听他讲道,即是一种宣告。</p>

此后,少林屈居武当之下,接受武当庇护,成为武当的附庸势力。</p>

武当的威望,将跃升至亘古未有的巅峰。</p>

张三丰盘膝而坐,悠悠启唇。</p>

声若微风,却清晰贯耳,十万弟子无一遗漏。</p>

“修习武道,不可拘泥于有为之举,有为终属后天,当今道门多陷此误区,故世间难觅真修之人。”</p>

“亦不可沉溺于无为之境,无为易坠虚无,如今佛门多染此疾,故天下少显佛法之光。”</p>

......</p>

“道,乃孕育天地,滋养万物,放开则包容天地,收敛则深藏秘奥,阴阳、日月、五行,皆为道之衍化而已。”</p>

......</p>

张三丰的嗓音在少室山巅回荡,悠远绵长,直抵山脚。</p>

“这是张真人论道?”</p>

“没错,确为修道的精髓所在。”</p>

......</p>

“没想到,我们有幸亲聆大道之音。”</p>

“奇怪,少林寺为何允许张真人论道?少林乃佛门之地,张真人讲述的可是道家之法?”</p>

“是啊,佛道之争已久,寺庙之中论道岂是儿戏?”</p>

“有何可奇,少林已被张真人挑落,他们还能拒绝么?”</p>

“就连天下第一大宗派,少林寺也被张真人一人力压?”</p>

“张真人果真不负天下第一之名。”</p>

“有此机会听张真人论道,还不专心倾听?说这些闲话作甚?听之一言半语,都足以受用终生。”</p>

武林人士纷纷盘膝而坐,静心聆听张三丰论道。</p>

张三丰所谈的修身之道,对他们修炼内功裨益巨大。</p>

众人倾听间,不少人均觉气血运转,似有突破之兆。</p>

皆知此乃千载难逢的旷世机缘。</p>

当下,少室山脚下数万武林人士皆席地而坐。</p>

原本喧嚣吵闹的人群,瞬间归于宁静。</p> 众人沉浸于张三丰阐述的大道之中。</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