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17-智趣对谈42(1 / 2)

从前有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自幼聪明伶俐,但因家境贫寒,父母早逝,生活无依无靠。在亲友的推荐下,他只能寄宿在一个远房叔叔家,希望能求得一片栖身之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叔婶两人逐渐对这位秀才的存在感到不满,认为他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一日,叔叔召集婶婶商量对策,他们想要找个方法将秀才赶走,但又不希望引起街坊邻居的议论和耻笑。叔叔提议说:“依我看,赶侄儿走,绝不能明言,更不能发生争执。我们应该旁敲侧击,用些言语刺激他,让他明白自己的处境,自觉离去。”

婶婶听后,拍拍胸脯,自信满满地说:“这事就交给我吧,我保证几句话就能让他主动离开。”说罢,她转身便朝秀才的房间走去。

秀才见婶婶突然到访,心中有些诧异,但还是礼貌地站起身来,说道:“婶婶,您请坐。不知您有何事要与侄儿相谈?”

婶婶阴沉着脸,坐在凳子上,开始她的表演:“唉,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想不到咱家竟然出了内贼,我今天才发现我娘家给我陪嫁的一对玉镯子不见了。我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找不到,难道那玉镯会长翅膀飞了不成?你来我家之前,这家里几十年也未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婶婶的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秀才可能是那个偷玉镯的“内贼”。侄儿一听这话,脸上立刻露出了一丝苦笑,他心中明白婶婶的意图,是想要找借口赶他走。

然而,他并未显露出任何不满或愤怒,反而平静地接茬说:“婶婶,我本打算在这住几天,找到新的落脚之处便离开,以免给您和叔叔添麻烦。但万万没想到,家中在这几天内竟丢失了如此贵重的玉镯。现在,我若是一走了之,岂不成了畏罪潜逃的嫌疑犯?因此,我决定暂时不走,等这案子破了,我再离开。”

老太听罢,心中不由一怔,她原本以为自己的计策能够顺利将侄儿赶走,却没想到侄儿会如此机智地应对。她后悔自己这招弄砸了,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于是,她灵机一动,决定再试一次。

老太回到屋里,磨蹭了一会儿,然后拿出一对玉镯子,再次来到侄儿的房间。她故作轻松地说:“侄儿,你看,我的玉镯子其实没丢,它一直在我另一个包里放着呢。你瞧我这记性,差点就错怪了你。”

她边说边留意着侄儿的反应,心中希望侄儿能领会她的意思,主动提出离开。然而,侄儿却并未如她所愿。他见婶婶拿出玉镯,脸上露出了一丝释然,然后说:“没丢就好,这下我总算可以放心了。既然我已经是一个清白之人,那么再在您家住个一年半载,也就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了。”

说罢,侄儿竟然从坐着改为了躺下,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老太见状,心中更是懊恼不已。她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巧妙地用言语刺激侄儿离开,却没想到侄儿不仅不为所动,反而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老太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懊恼不已,于是急忙去向老头求援。老头听了她讲述的刚才事情的经过,忍不住嘲笑道:“你那是什么笨办法,简直是自讨没趣。还是看我的吧,我这一招绝对能够客客气气地羞辱他一番,让他不得不乖乖滚蛋。”

老头胸有成竹地打了一壶酒,又吩咐老太太准备了几道下酒的好菜,然后亲自去邀请侄儿过来与他共饮。侄儿见叔叔如此热情,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客气地说:“叔叔,咱都是自己人,不逢年也不过节,何必如此破费?这让小侄如何担待得起?”

老头微笑着摆摆手,说:“侄儿,咱叔侄俩不必客气。既然准备了酒菜,就边吃边聊,解解闷儿。”他招呼侄儿坐下,亲自为他倒了酒。

侄儿见叔叔如此盛情,心中也就不再推辞,高兴地应道:“叔叔如此好意,我一定多陪您喝几盅。”说完就拿起筷子,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老头见侄儿如此不拘小节,心中更是得意。他还没夹几口菜,就发现桌上的菜肴已经快见底了。老头不动声色地放下筷子,然后问道:“侄儿,你属什么的?”他打算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后续的羞辱计划。

侄儿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一边满不在乎地回答老头:“叔叔,我属狗。”

老头听了,嘴角泛起一丝嘲讽的笑意,说:“多亏你属狗,你要是属老虎,恐怕就连我也给吃了。”

侄儿听了也不生气,反而笑着回应:“叔叔,您真会开玩笑。我吃饭确实快了点,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没办法,真不好意思。以后在您家,您要是发现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尽管直说,我保证改。”

老头一听这话,原本还挂着笑意的脸立刻沉了下来,他放下筷子,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侄儿,你来我家也有一段时间了,看到你这样,我就不由得想起一个典故,过来给你讲讲如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