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31-梅花知音(1 / 2)

梅县令执掌宝安县已逾半载,他素以风雅自居,公务之余,总爱挥毫泼墨,勾勒几幅梅花以寄情。身为县令,他本应有在当地呼风唤雨之能,然而,却有一桩心愿,如同悬而未决的谜题,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原来,这县中藏龙卧虎,有一位名扬四方的画眉大家,姓铁,他的梅花独步天下,铁骨铮铮,人皆尊称其为“铁骨梅”。梅县令虽心向往之,却迟迟未能得偿所愿,与之共赏梅香。

梅县令心中曾笃定,鉴于自己姓梅,且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情感,不仅家中收藏了众多梅花画作,更是亲自挥毫泼墨,画技精湛,因此在当地乃至更远的地区都享有盛名。他深信,声名远播的铁骨梅,作为同样对梅花情有独钟的画家,必定会慕名而来,与他共同探讨梅花之美。

然而,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梅县令左等右盼,铁骨梅的身影却始终未曾出现在他的府邸之中。梅县令心中不禁疑惑,为何这位同样热爱梅花的画家迟迟不来拜访?难道是对自己的画技有所怀疑,还是因其他原因而有所顾虑?

权衡再三,梅县令决定亲自登门拜访这位传奇画家。他深知,只有亲自见到铁骨梅,才能解开心中的疑惑。于是,他挑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着自己的几幅得意之作,踏上了前往铁骨梅住所的道路。

在前往铁骨梅住所的路上,梅县令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他想象着与铁骨梅相见的场景,想象着两人共同讨论梅花之美的情景。他期待着能够从铁骨梅那里学到更多的画技和梅花知识,也期待着自己能够与这位传奇画家建立深厚的友谊。

当梅县令终于站在铁骨梅的住所前时,他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他整理好自己的衣衫,深吸一口气,轻轻敲响了铁骨梅的房门。

会面时,铁骨梅并未因县令的到来而显得过分拘谨或傲慢。他举止从容,气定神闲,仿佛与世隔绝,一如其画作中的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坚韧而不失风骨。他的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却又似乎对世事保持着一份超脱与淡然。

几番寒暄过后,梅县令见气氛融洽,便趁机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久闻老先生画梅技艺高超,下官钦佩不已。今日得以一见,更是深感荣幸。不知老先生可否慷慨赐我一幅佳作,以供我日夜揣摩学习,以期能有些许长进?”

梅县令言辞谦卑,自认为已放低姿态,然而铁骨梅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他微微一笑,轻轻摇头,直截了当地说:“承蒙大人厚爱,老朽倍感荣幸。然老朽自知画技有限,所绘之梅花不过拙劣之作,恐难入大人法眼。再者,作画需心静如水,不可强求,望大人海涵。”

此言一出,梅县令顿感尴尬。他本以为铁骨梅会欣然应允,却不料对方如此直接地拒绝了自己。他愣在原地,半晌无言,心中五味杂陈。最终,他只得拂袖而去,心中却对铁骨梅的品行和画技更加钦佩。他明白,铁骨梅之所以拒绝,并非傲慢无礼,而是对自己画技的谦逊和坦诚。这份品格,正是他作为一个画家所应该追求的。

回到衙门,梅县令独自坐在书房,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回想起与铁骨梅的会面,心中既钦佩又无奈。他深知铁骨梅的画作价值连城,更明白那画作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与风骨。于是,他唤来一名最信任的家仆,递上几锭沉甸甸的银子,郑重其事地吩咐道:“你速去铁骨梅家,为我购得一幅画作。不论价钱多少,务必取得真迹。记住,铁骨梅老先生是位高人,你需以最大的敬意去对待他,不可有丝毫的怠慢。同时,切记不可鲁莽行事,若因你的言行不当而惊扰了铁骨梅,我唯你是问。”

那家仆接过银子,心中明白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便立刻出发前往铁骨梅的住所。他一路上心中默念着梅县令的叮嘱,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到了铁骨梅家,他极尽谦卑,好话说尽,甚至动用了自己所有的智慧与口才,希望能够打动铁骨梅。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铁骨梅却不为所动,坚决不卖画。那家仆见状,心中焦急,却也不敢违背梅县令的吩咐,只能继续耐心劝说。但铁骨梅却越发坚定,口出狂言,声称自己的画作只赠予真正懂得梅花之美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