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朝中独一份42(1 / 2)

陆灿的这个主意,可谓是十分对嘉靖的胃口,他甚至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慨。

这小子说的没毛病,朕若要赚钱,为何要赚平民百姓的钱?要赚就赚那些士绅贪官们手里的钱。那些个士绅贪官们,平日里拼命敛财,朕卖他们高价盐,过份吗?

“好,说的好!哈哈哈……”

嘉靖大笑着忍不住连声叫好,龙颜大悦,当即便决定道:“行,朕同意跟你做这个精盐生意。”

“谢皇上!”

陆灿大喜,急忙道:“皇上,这精盐生意,微臣让您占七成,我只要三成,怎么样?”

“三七分?那你会不会太亏了?”嘉靖倒是颇感意外,没想到这小子对朕到是忠心耿耿,比那些满嘴忠心的大臣们可是强太多了。

“我吃些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皇上您高兴就好。”陆灿嘿嘿笑了笑。

当然,这货到并不是大方,而是他自己压根就没有一分钱本钱,这不许诺给多点股份,那嘉靖这位天使投资人又怎么会愿意投启动资金呢?

何况,能跟皇帝一起做生意,少分一点股份又算得了什么,以后还会愁没银子吗?

所以,陆灿笑眯眯地道:“对了,股份可以给陛下占七成,但也是有条件的,陛下需要投一笔启动资金,要不然我没办法启动这门生意。”

“行,知道你没钱,朕会给你投本金。”

对于这个要求,嘉靖到也十分理解,十分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说完,他又道:“不过朕也不想占你的便宜,股份就还是五五分吧!”

“谢陛下。”陆灿顿时感激涕零。

很快,这项合作就基本谈妥了,朝廷那里不会将精盐纳入价格管控,且还会投一万两本金做为启动资金,陆灿则出技术,同时全权负责生产经营。

一万两是什么慨念呢? 这么说吧,嘉靖年间,浙江猪肉价格是15文(一两银子=1000文),而当时京城里普通居民一年的开销是五十两银子。一万两,相当于人民币1500万元的购买力,这笔资金用作精盐提炼作坊的启动资金是完全足够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