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银行?89(1 / 2)

福伯送走了商人,陆灿对后面工程招标的开展,也充满了信心。

如今朝廷财政困难,国库空虚,这种情况下,这些商人得知朝廷将要推行工程招标制度,他们都如此的感兴趣,积极性极高,那么只要朝廷能打消他们对工程资金支付的担忧,那么后面工程招标的实施,将不会存在任何的困难。

而至于商人们刚才所提出来的担忧一事,陆灿倒觉得那并不是什么难题。

因为他刚才对商人们的许诺,一点都没有虚言,更没有讲丝毫的大话,因为他是真的已经在心里,有了一个大致的计划和办法,以此来解决朝廷财政无力承担全国工程大基建的问题。

而这个计划,也很简单,就是银行。

对,没错,陆灿准备在正式推行工程招标制度之前,先把银行给成立起来。

只要成立了国有银行,那么以存款利息来吸纳存款,然后就能以贷款的形式,开启大明的大基建发展了。

同时,陆灿也绝对相信,通过银行,加上工程招标制度,大明是一定有能力顺利开启大基建发展建设的。

而大基建的意义之大,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陆灿那是太清楚了。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将会在很多个方面,都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比如修筑长城,城墙,可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刺激全国的投资,所带来的人工需求、材料需求,那都是巨大的,从而必然可以推动国民收入的倍增,改善民生的条件。

百姓通过工程建设,赚了钱,自然也一并带动消费的持续增长,扩大国内总需求。

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基建的发展,还能很快速的推动各行各业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带动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朝廷,社会,商人、农民,各行各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当然,更重要的是,只要开启了大基建,朝廷其实可以尽快推行信用货币,然后多印钱,放水,这样国库也就不会没钱可用子。

而这种放水的热钱,全部用于大基建方向,其实对整个社会并不会带来太过明显的弊端。

毕竟,陆灿是过来人,当年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不就是通过大放水四万亿,然后开启了十年的大基建风口么?最终将放的水,全部锁在了房子里,其实也就维持了社会的正常生活水平。

从经济角度严格意义上来讲,印钱多少不等于放水多少,流入市场的钱才是水。

水通过按揭房贷流入市场,这是泄洪口,然后泄洪口下面是个蓄水池,用来收集放出来的水(房地产),也就是锁水。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陆灿认为,借鉴后世的方法,先成立国有银行,推行信用货币,然后放水引入大基建,最后再将这些放出去的水,找个蓄水池锁住就行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