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钱生钱156(1 / 2)

话说,在陆灿的提拔重用之下,李春芳和陈以勤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

一边按陆灿的指示,从户部和翰林院选拔人才,充实大明央行的人手,一切优先保障大明央行的各项工作能快速推行、落地实施。

首先就是将原本属于工部,专门负责铸币的宝源局及各省的宝泉局收归到大明央行手里,然后负责印发精良的银票。

其次就是取缔收购全国各地的钱庄,改名挂牌大明银行,开始快速进行吸储工作。

原本陆灿是想直接利用高利息的方法,来尽量吸储,但是这个方法却被李春芳给否决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现如今的大明央行,吸储只是虚名,行的却是发行大明信用货币之实。

既然如此,如果给予许诺存银子给利息,那么发行的“银票”(新的大明纸币),理论上这张银票就还能来银行兑换利息,如此一来它就很难具有流通性。

这到是陆灿没有想到的,不过仔细一想,李春芳说的也没毛病。

为了能将存银的票据,直接变向的变成信用货币的发行方式,那么信用货币又怎么还能兑现利息呢?

最后,李春芳认为,客户存储银子时,不收他们的保管费,就已经是一个极大的吸储力度了。毕竟,商人们为了方便,之前可都是向钱庄支付保管费的方式来寄存银子的。

既然李春芳说的有道理,陆灿也就接受了李春芳的建议,推出了免保管费寄存银子的吸储计划。

不过,作为穿越者,陆灿知道,大明央行作为信用货币的发行机构,发行信用货币固然是其主要任务,但作为银行,存款、放贷,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任务。

所以,权衡之后,陆灿决定实施不记名和记名的两种吸储方式。

不记名的吸储方式,就是按李春芳所说的办法,零保管费,免费给商人寄存银子,开银票(新纸币),行发行信用货币之目的。

另一种记名吸储方式,则是陆灿想出来的办法,以开户的方法定存银子,银行会给以高利息,但存银的票据则不是“银票”(新纸币),而是一个存款折子。

这么一来,也就满足了后世银行该具备的发行货币和存款的两项基本功能了。

商人和百姓,为了日常方便,可以免费寄存银子,换成银票,在商业活动中将银票作为进行流通之用途,这比带着银两进行商业活动更加的便捷、安全。

而除生活开支之外的积蓄,则可以开户存定期,不仅可以得到高利息回报,而且也同样比将银子留在家里更加安全,因为你不用担心被偷被盗。

这两种办法双管齐下,无论是对于大明的银行,还是对于百姓,都算是双赢的局面。

对于记名方式的吸储方法,得到了陈以勤和李春芳的高度赞扬,拍手叫绝,直呼大人真乃天才也!

陆灿摆摆手,脸上看不出一丝自得和骄傲的意思。

这更是让李春芳和陈以勤二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种妙计在咱们这位小陆大人的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的小kiss,只是正常发挥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