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刘玄德败走夏口84(1 / 1)

刘备将要到达汉江,背后曹操的军队追赶过来。刘备带领一百多骑兵相随而行。曹操亲自拍马命令众将说:“赶快追上去!”张飞、赵云必须得回来抵抗敌人。曹操说:“刘备就像缸中的鱼,笼中的虎,如果不在这里擒住他,还等什么时候!要是让他跑了,就如同放鱼入海,纵虎归山。不要挑战,一起向前冲!”众人一起高呼:“遵丞相令!”喊声响起的时候,正准备靠近上去。忽然山坡上鼓声响起之处,一队军马飞奔出来,大喊道:“我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当头的一员大将,手持青龙偃月刀,坐着赤兔马,原来是关云长从江夏借来的一万兵马,得知当阳、长坂坡大战,特意从这条路截断而出。曹操一看到,知道是关羽,一起拉住马就往回走,叫道:“又中了诸葛亮的计了!”曹军大规模后退。关羽追赶了十几里,又回来保护刘备,一直到汉津,已经有船只等候,士兵们都下了船。关羽请刘备以及甘夫人、阿斗到船中,关羽问刘备说:“两位嫂嫂在哪里?”刘备于是诉说当阳的事情,离乱和困苦。关羽叹息说:“以前在许田打猎的时候,如果听从我的意思,就不会有今天的祸患了。”刘备说:“那时也是为了国家爱惜曹操啊。如果上天辅助正道,怎么知道这不是福气呢。”后来史官裴松之,曾批评贬低刘备这话不是真的。评论说:

当时刘备在许昌,曾经与董承等人一同谋划,但事情泄露没有能够成功;如果是为了国家爱惜曹操,怎么会这样一同谋划诛杀他呢?关羽如果在这时劝说杀曹操,刘备不肯听从,是因为害怕曹操心腹和爪牙众多,只是徒劳行事而没有预先谋划好,不是仓促间能进行的。曹操虽然可以杀,但自己也不能免除灾祸,所以用计谋制止了,哪里有什么爱惜呢!过去的事情,所以用文雅的言辞来托词。所以知道用为国家爱惜来回答关羽的,不是本心,而是掩饰的言辞罢了。

当天,刘备正在诉说的时候,忽然看见长江南岸上船只如同蚂蚁一般,顺风扬起风帆而来,大声擂起战鼓。刘备脸色大变,和关羽在船舱中观看,看见一个人身穿白袍银甲,站在船头,靠近后喊道:“叔父别来无恙?小侄有罪!”刘备一看,原来是刘琦。刘琦走过船来,两人相拥而哭。刘琦说:“听说叔父因为被曹操围困,小侄特意前来接应。”于是两军合在一处,放船前行。在船中正在诉说事情缘由的时候,从长江西南方向,船一字排开。刘琦大惊说:“江夏的兵,小侄已经全部带过来了。现在有战船拦住去路,不是江东的军队,就是曹操的军队,怎么办呢?”刘备看过去,看见一个人戴着纶巾穿着道服,坐在船头,正是诸葛亮,后面站着孙乾。刘备慌忙请他过船,询问他来的原因。诸葛亮说:“自从离开主公,先让关羽在汉津登陆去接应。我料到曹操一定会来追赶,追赶的话主公一定会失败,失败就不会从江陵过来,而会斜取汉津了。特意请公子来接应,我前往夏口,全部调起兵马来接应。”刘备非常高兴,两军合为一处,商议打败曹操的计策。诸葛亮说:“夏口城池险要,有不少钱粮,虽然城池规模小,可以长久坚守。请主公在夏口屯驻。公子回江夏,整顿船只,收拾兵器,形成首尾呼应的态势,可以抵挡。曹操百万大军,如果全部来到江夏,那就势力孤单了。”刘琦说:“军师的话虽然好,我想请叔父暂时到江夏,整顿好军马后,再回夏口也不迟。”刘备说:“贤侄的话有道理。”于是留下关羽,带领五千军队守住夏口。刘备、诸葛亮、刘琦一起前往江夏。

却说曹操看到关羽在旱路率领一万士兵截断路口,怀疑有伏兵,不敢前来追赶;又担心从水路被夺去了江陵,于是连夜率兵赶赴江陵。

却说荆州的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已经完全知晓襄阳的事务,心里想:“我们怎么能抵挡得了曹操呢!”只得带领荆州的军民出城投降完毕。曹操先让曹仁进入城中,安抚百姓妥当后,丝毫不侵犯百姓。曹操进入城中,释放了韩嵩的囚犯身份,加封他为大鸿胪;邓义加封为郎中;刘先加封为尚书。其余的人都封为列侯。安抚妥当后,当天曹操与众将领商议:“如今刘备已经投奔江夏而去,但恐怕他会与东吴孙权勾结,那就是滋生蔓延的麻烦。像这样,应当用什么计策呢?”荀攸进言说:“可以派遣使者拿着檄文,邀请孙权到江夏打猎,共同擒捉刘备,分取荆州的土地,永远结为同盟友好。这个主意很有气势,孙权必然会惊恐忧虑而前来投降,这样大事就成功了。”曹操说:“这个计策很好。”一面写檄文派遣使者;一面清点军马: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谎称一百万,水陆同时进发。船只和骑兵并行,沿江而来,西边连接荆州、陕西,东边连接蕲州、黄州,连接的营寨栅栏绵延三百多里,烟火不断。

话分两头。却说江东的孙权,屯兵在柴桑郡,听说曹操率领一百万大军,已经夺取了襄阳,刘琮带领文武官员都投降了,曹操又日夜兼程夺取了江陵。孙权召集众将和谋士商议大事。鲁肃进言说:“荆州与我们国家相邻接壤,江水向北流淌,外面连着长江、汉水,内部依仗江陵,有固若金汤的地势;有万里肥沃的田野,士人百姓富裕,如果能占据它,这是成就帝王事业的资本。现在刘表刚刚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向来不和睦,军中的诸位将领也各有分歧。再加上刘备是天下的枭雄,与曹操有矛盾,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厌恶他的才能却不能任用他。如果能和他齐心协力,上下同心协力,就应该安抚他,与他结交并友好相处;如果他们之间有背离和冲突,就应该另外想办法,以成就大事。我得到命令去吊唁刘表,并慰劳他们军中主事的人,同时劝说刘备让他安抚刘表的诸位将领,让他们同心一意,共同打败曹操,刘备心中高兴并听从了命令。如果这样能成功协调,天下就可以安定了。现在如果不赶快行动,恐怕曹操会先派人去,那就后悔莫及了!”孙权听了非常高兴,立刻派遣鲁肃前去。

却说刘备到了江夏,与孔明、刘琦一起共同商议长久安稳的计策。孔明说:“如今刘琮投降曹操,所有的钱粮兵马,都归曹操所有。曹操现在势力强大,急切之间难以动摇。不如去投奔江东的孙权,以此作为接应援助,让南北双方相互对峙,我们在中间谋取事情,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刘备说:“江东人才众多,都有深远的谋略,怎么肯收留我们呢?”孔明笑着说:“如今曹操率领百万大军,虎踞长江、汉水,怎么会不来探听虚实呢?如果有人到来,我凭借一叶风帆,直接到江东,凭借我这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南北两军互相吞并,我们就没什么事了。如果南方的军队胜利,就依照原来的计划杀掉曹操来夺取荆州之地;如果北方的军队胜利,就趁势夺取江南。这是远大的计策啊。”刘备说:“这个论断非常高明,可是怎么能让江东的人到来呢?”

正在说话的时候,有人禀报说孙权派鲁肃特地来吊丧,船已经靠岸了。孔明笑着说:“大事成了!”于是问刘琦说:“往日孙策去世的时候,你们曾去吊丧吗?”刘琦说:“江东和我家是世代的仇人,怎么会有通报丧讯的礼节。”孔明说:“这不是来吊丧,实际上是来探听虚实的。如果鲁肃到了,只问曹操的动静,主公就推说不知道;再三追问的时候,主公就说只问诸葛亮。”计划已定,派人去迎接鲁肃。刘琦亲自邀请鲁肃进城吊丧。收下礼物后,刘琦请鲁肃与玄德相见。行礼完毕,邀请到后堂喝酒。鲁肃说:“久闻皇叔的大名,没有机会拜见;今天有幸相遇,希望听听教诲。最近知道皇叔与曹操会战了几次,一定知道其中的情况,敢问曹操的军队大约有多少?有哪些将领有才能?他有谋取天下的意图吗?”玄德都推说不知道。鲁肃说:“皇叔在新野,曾经与曹操交锋,怎么能说不知道呢?”玄德说:“我兵力微弱将才稀少,只听说曹操来了,就跑到夏口,确实不知道实际情况。”鲁肃说:“经常有人渡江过来,说皇叔采用诸葛亮的计谋,两场火让曹操魂飞魄散,怎么能说屡次失败呢?”玄德说:“除非问孔明,才知道详细情况。”鲁肃说:“希望求见一面。”玄德让人请孔明出来,与鲁肃相见。

鲁肃说:“我是子瑜的朋友。子瑜,是孔明的兄长。久闻先生的才华和品德,没有机会拜见;今天有幸相遇,希望听听目前安危之事。”孔明说:“曹操的奸计,我都完全知晓,只恨力量不够,只能暂且躲避。”鲁肃说:“皇叔就止步于此了吗?”孔明说:“使君和苍梧太守吴臣有旧交情,打算前往投奔他。”鲁肃说:“吴臣粮草少兵力微弱,自己尚且难以保全,怎么能容纳他人呢?”孔明说:“虽然吴臣那里不是长久居住之地,还有别的去处,暂且先在那里居住,再谋划以后的计划。”鲁肃说:“孙讨虏聪明仁慈贤惠,敬重贤才礼遇士人,是江表的英雄,归附他的人如云雾般聚集,已经占据六郡,兵马精良粮草充足,文臣武将都具备。现今为您考虑,不如派遣心腹之人主动与东吴结交,来共同成就大业。这样做怎么样?”孔明说:“我知道使君又缺少心腹之人,和孙将军向来没有旧交情,恐怕是白费口舌。”鲁肃说:“贤公的兄长在江东担任参谋官,盼望贤公很久了。鲁肃我没什么才能,希望请贤公一同去见孙讨虏共同商议大事,怎么样?”玄德说:“孔明是我的老师,片刻都不能分离,怎么能离开呢?”鲁肃坚决请求孔明一同前去,玄德假装不肯。孔明说:“事情紧急了,请允许我奉命前往。”玄德说:“那就马上回夏口相会。”孔明、鲁肃辞别玄德、刘琦上船,前往柴桑郡。这一去究竟会如何,下一回便知道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