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北雁南归(二):降关  自梁夏有阂,邵军几次大捷。(1 / 2)

  外人看去,只觉含含糊糊,意味不明,可字字句句,于他、于她而言,可拆解,可包含的都太多了。

  她写的是:

  “初时不解心中意,再悟心中已沉沦,只求高风送孤鹰,与君共赏太平人。”(舞曲歌辞 唐佚名——原文为:受律辞元首,将相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

  前半句,如同在说“我爱你啊。”

  后半句,又有一种祝福之意,祝福他讨完叛臣,大捷归来,还太平世。

  这祝福里超越了爱情的缱绻之意,不包含任何与郎君修成正果的愿景,因为她不曾想过要与他一起归飞,却只想让他独自展翅翱翔于高空之上。

  邵梵苦笑着出声:“一别两地,算什么共赏?”

  他要回去。

  回去找她,将她重新抢回来。

  第72章 北雁南归(二):降关  自梁夏有阂,邵军几次大捷。

  在邵梵属意下,邵军出击的速度便快了许多,骑兵连续半月攻势凶猛,如雷如电,将夏梁的步兵赶回国界边缘。

  可金人惯来骑行游散河边,尚能与邵军躲着苟且捞些好处,仍旧时不时冒头掠辱城外妇孺,焚烧几幢民屋。

  最甚一次,金不败之侄金顽智趁邵军主力在郊外抗打梁越之时,携散骑兵团突袭北县几百乡民,将一百多人逼追至当地佛塔北安楼内,围困焚烧北安楼,致使楼内百姓惨叫哀嚎,当地乡民捐造的几尊佛像全烧的漆黑,木瓦灰烬,也盖不住那些烧焦的蜷尸。

  残忍之度,骇人听闻。

  郑思言气愤上书,要带兵出京助邵梵,被宇文平敬驳回,郑思言因此与宇文平敬闹翻,扎根军队再不上朝露面与他讲话。

  武将一去,朝内文人自危,开始有纷乱之势。

  在梧州的金不败量邵梵忍不下这个气,只要他调转主力反攻金人,梁夏便会趁此反扑。

  可邵梵没有回去。

  咬碎了牙,他都没有回去。

  直打到九月底,夏梁被打得撑不住各自回国歇缓了,邵梵才返回梧州,与宋修的军(上一章末尾写到宋修看热闹,后面想起来他不在北边,在梧州呢,糖已经回去更正。)队两两汇合,以千人牺牲换回了金顽智的头颅,祭奠北安楼惨案之受害人。

  十月,北县哭声震天。

  北边打得悲壮惨烈,常州河岸两畔,合欢花先后散烂凋零,长穗形的绿果挂了满枝,似一蔟蔟青黄的山扇,遮不住大江东流,人潮逝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