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生活。18(1 / 2)

夏都城北贫民窟,一间小院中,阳光正好,一位俊逸男子,躺在摇椅上晒着太阳,他懒洋洋的问,“紫兰,馒头熟了吗?”

庭院西边的厨房里探出个老袋,不满的回道,“什么紫兰,一点也不好听,馒头快了,少爷!没有少爷命,却得了少爷病,以你的身手,谋个差事,也好过天天躺在院子里晒太阳。”

那个村妇打扮的女子,左手抱着框包子,右手拿着个板凳,边走边说,“我们侥幸捡到的千百两银子,现在就剩五十两了,明个我再去城里的酒楼帮工,一天也有五十文勒!”

村妇将框子放到男子身旁,“吃饭了,下午,我还要去周扒皮家帮忙,绣一匹布才给一文,非说要卖身给他家当长工才绣一匹给五文。”

俊逸男子放下搭在脸上的扇子,坐起身拿起一个白面馒头吃了起来,“那你为什么,不做长工?给得可是五倍的钱,还包吃住。”

紫兰一脸不屑,“哼,我才不做长工勒,听村人说,城里的那些老爷们心里可坏的很,动不动就把下人关小黑屋,拿针扎。”

“哎,对了,吊脚楼那边的孙大娘那次见你,一个劲的说你俊,她还向我打听你有没有婚配,她家二丫头,据说在这三邻五舍是出了名的水灵,况且,她家在京城里可是有间铺子的人家,喂,你有意思吗?”

无疆嘴角翘起,假装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放下馒头,拍了拍手上的面渣,提了提衣领,缕起碎发,“真的吗?那我以后就不用打工专吃软饭了,真香。”

无疆说着又拿起馒头咬了一口馒头。

紫兰一脸气愤,夺过无疆手中馒头,将箩筐底下的一个鸡蛋也拿在手里,“哼,酒楼夫人儿子大喜,给帮工包的红鸡蛋本来想给你,现在,吃你的软饭去吧!”

无疆看着气哄哄,离开的背影,“你干啥去?”

紫兰头也不回的说,“去,喂大黄狗。”

说着紫兰就从厨房中提着只黑色竹篮向外走,临出门时大声说,“记得给炉子上的火添柴,我去周家了。”

“砰”的一声。

无疆无声的笑道,“这小妮子。”

把馒头放下后继续躺下。

门外,泥泞的路上缓缓行来一辆马车,周围的居民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今个,这泥牙沟真热闹,不知车上是哪位老爷来收税。”

“哎,你听说了吗,这泥牙沟新来了一对男女,那男的帅气,那女的贼俊。”

“别说有好几个城里的青面都在打听那姑娘。”

“还有那嘴毒的孙大娘也瞅准那家小伙子,想要她家那个浪蹄子招他入赘孙家,我说这马车的老爷,一定也是看上了那家人。”

切切私语声不断。

只见马车停在一家小院门前,车中男子掀开车帘,从中走出,车旁的护卫纷纷跪在泥泞的土路上,男子带着白色斗笠,踩在侍卫身上,来到门前叩门。

“进,门没锁。”

男子推门而入,护卫们起身将门关上。

男子接下斗笠十分开心的喊道,“大哥!我可想死你了。”

无疆起身一把推开扑来的男子,“去去,一边去,一身胭脂味,看来,妇科圣手,一人养活夏都青楼的传闻都不假。”

那男子脸上笑意不减,“大哥,瞧你说的,我这不是为了大夏皇族的延续而努力吗!”

“哎!大哥一走就是十几年,二哥当了户部尚书后就没见过他人,三哥整年整年的把自己关在天星台,四哥在西北和韩宋死磕,五哥整天抱着钱睡觉,六哥正人君子的让我发慌,老八和老九让三哥给安排去了孤山镇,就只有我,每天为皇室勤勤恳恳。”

无疆从厨房左手提着瓷壶,右手拿着泥碗,泥碗中有颗红色鸡蛋。

无疆看着鸠占鹊巢的老七无奈的摇摇头,“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这么幼稚。”

无疆给男人倒了杯水,自己坐在小板凳上剥着鸡蛋。

男人舒服的闭上眼,“艾草加上荷花的味道,看来大哥也艳福不浅啊!怪不得,这叫啥?对,乐不思蜀。”

无疆面色如常,“乐不思蜀倒没有,不过各国美酒倒是喝了些。”

男人也起身,“哦,那我可要听听,大哥有何高论。”

无疆回想着这十几年的风霜,他的足迹走遍了六国的奇山大川,学习了各地的民风民情,对各国也有了初步认识。

他缓缓说道;

“宋国杨江的柔水绵,一杯下肚就让人陷进温柔乡中走不动道,韩国桥门的慧凝露,那酒喝起来滋味是千回百转,最后让大脑一片空白,疲乏时喝一口,就什么都忘了。”

“周国桂中的梅子酒颇有英雄气,劲司药灵的百花恋一股子臭味。”

“格拉落安的妃子笑虽有盛名但太小家子气了些,烈池亢野的烈火烧是我喝过最烈的酒。”

男人问道,“那你觉得什么酒最好喝?”

无疆吃完鸡蛋,“哼,当然是故乡的仙人醉。”

男人又问,“还走吗?”

无疆沉默许久,“不走了,路,我找到了。”

男子起身,推开门,“大哥,想通了就去雪梅阁,那里有她留给我们最后的东西。”

返回